一颗颗绿油油的生菜,在农开区肥沃的土地上栽种、成长;采收之后,顺着“T300农业科创走廊”,来到赛沛弗集团廊下工厂进行再加工;最后进入盒马、山姆、汉堡王等客户手中,直达群众餐桌。
这颗生菜的奇妙之旅,展现的是农开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心和毅力。先前,农开区与隔壁廊下镇,布局建设了“T300农创走廊”并覆盖至长三角“田园五镇”。这条“T300农创走廊”,穿越浙沪边界,沿着朱平公路、漕廊公路呈T型布局。“T300农创走廊”的建立,为两地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也是农开区搭建这条蔬菜供应链的有利条件。这条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正是赛沛弗科技发展(浙江)有限公司的引进。
2024年2月,赛沛弗科技发展(浙江)有限公司,作为原亚太蔬菜体系的控股总部被引进并设立在农开区农创中心,这也是平湖引进的全市首家农业上市后备企业。
作为一个总部型项目,赛沛弗集团的到来,在农开区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从去年8月起,农开区内企业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赛沛弗供应生菜、芝麻菜等,“农开区目前只有后稷一家企业进入我们的供应链体系,我们希望以后稷为合作起点,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赛沛弗集团法定代表人费斌杰说道。
对后稷来说,与赛沛弗的“牵手”正在越握越紧。“今年,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与农开区的合作,进一步扩大生菜种植范围,现在我们也在洽谈合作细节。”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现在供应给赛沛弗集团的生菜、芝麻菜,主要来自他们自己的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和他们负责运营管理的山塘共富大棚两个基地。等新合作谈妥、新项目上马后,后稷还将进一步提高给赛沛弗集团的供应量。
从后稷种植基地,到赛沛弗集团廊下工厂,再从赛沛弗集团对外销售,进入终端市场。这样的供应链,将随着赛沛弗集团平湖工厂的建设,更加牢固地根植于农开区。“我们计划在农开区新建一个集即食蔬菜、即食水果及热厨一体配套的新工厂,年果蔬深加工量预计可达1.5万吨。这个项目启用,将意味着农开区采收的蔬菜就可以在当地加工,规模化对外供应。”费斌杰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定位,占地面积约30亩。
供应链上见真章。在这条供应链上,我们见到了各个农业主体携手并进、抱团发展的新面貌,也见到了农开区产业发展从竞争走向竞合的新气象。最关键的是,一条供应链,“牵”起的不仅是单个农业主体,更“牵”出了农开区整个地块农业发展的核心力、向心力,这也必将构筑起农开区发展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