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再专注一点,‘较真’一点,唯有执着方能实现突破。”平湖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东经常把自己比作“匠人”,无论做企业,还是当代表,他都始终如一保持一颗“匠心”。
凭着一股信念,东山再起
陈国东的微信昵称曾叫“东山 再起”,之所以取这个名,还得从他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说起。
1982年,年仅18岁的陈国东探索创业,开办过装潢公司、家具厂、酒店……由于年轻气盛、经营不善,10余年欠下了100多万元的债务。面对失败,陈国东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1998年,他决定离开家乡,前往上海重新开始创业。
他认真反思前期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在自己熟悉的门窗领域奋力一搏。他深知,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因此,他积极参加门窗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主动去大学进修经营管理,刻苦钻研并自学考取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证。
在随后几年里,陈国东以初创者的姿态埋头钻研,凭借着一股“不服输、不能输”的信念,带领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仅用3年时间,他就还清了早期欠下的高额债务,并于2008年正式合伙创办了研和门窗。
正是在那时,他把自己的网名改为“东山再起”,旨在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失败的经历,勉励自己企业发展要坚持品质为先。
2013年,陈国东响应“浙商回归”号召,将企业由上海迁入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成立浙江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研和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在“匠人匠心”的理念支撑下,陈国东不仅让自己“东山再起”,成就了现在的研和,还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带领整个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因为一个承诺,执着建言
“当了代表,就要把代表的职责履行好。”作为连任两届的平湖市人大代表,陈国东始终牢记并积极践行着当初许下的履职承诺。
陈国东来自企业,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他深知,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他经常深入车间、走近员工,和他们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他了解到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等问题,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自2017年当选平湖市人大代表以来,8年履职生涯,陈国东几乎每年都会向市人代会提出关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提出的弘扬“工匠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实体经济、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10余条建议,道出了广大民营企业的心声,也推动出台了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办法。
“政府的激励措施虽然很多,但离真正落地还有一定差距。”2023年8月10日,陈国东在参与市人大组织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时,他仔细对照两部条例相关条款,结合实地检查和前期调研情况,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出要进一步放宽信用贷款政策、加强行政检查指导减少执法频次等意见建议。
“两部条例虽然实施,但在金融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依旧较难落地。”时隔一年多,在2024年10月12日的“民呼我应”主题接待活动现场,陈国东再次直抒胸臆、直指痛点,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适配性。
“既然当了人大代表,就要坚持说真话。”他的“爱较真”从工作延伸到了代表履职中。
多年来,陈国东紧盯惠企政策落地难问题,积极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先后向市人代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稳民营经济、促和谐发展”暖春行动——精准帮扶渡难关、普惠落地见成效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浙江省两部条例执行 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等。
在他的建议下,平湖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了市镇领导及相关部门联挂企业工作机制,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守一份初心,担当作为
“我既然是平湖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要牢记使命责任,多为平湖人民说话、为平湖人民服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陈国东的心声。
他深知,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在一次走访接待选民活动中,陈国东了解到当前市政道路建设存在“整了修,修了改”的问题,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对此,他当即开展深入调研,发现个别工程由于前期没有统一做好规划,短期内不同项目存在重复开挖施工问题,给交通便利、社会生态环境、市容市貌、政府财政支出等均带来了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陈国东向平湖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整治市政建设“马路拉链”问题的建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同步推进相关项目,避免反复开挖现象发生。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推进机制,并出台了《平湖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办法》,有效解决了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马路拉链”问题。
除了关注市政道路建设问题,陈国东还时刻关心着困难群众的生活。在一次人大代表参与接访活动时,他遇到了一对都是退伍军人的父子,家庭条件困难却因不符合政策规定无法享受低保政策,他得知后当即伸出援手,逢年过节给予资助。这一举动让这户家庭深受感动,也让周围群众看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和作为。
此外,陈国东还积极投身到其他为民服务的活动中。当他了解到有群众因重病导致生活困难时,坚持每月为其送上医药费;知晓泖河村每年有不少孩子考上大学,却因缺少学费而着急时,他毫不犹豫地为他们送上助学金;当台风、疫情等灾害来袭时,他更是带头捐款捐物,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和社会责任。
陈国东的为民初心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点赞,他个人曾获评市“十佳人民满意人大代表”积极分子。面对荣誉和赞誉,陈国东表示将继续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