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军礼
2023年春节,我们时隔两年再次踏上了春运的旅途,也开启了我们的新春古城游。那年我们选择了六朝古都——南京和开封。
当天晚上,我们在暮色中抵达南京,穿过中华门,来到正在夫子庙街区举行的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的现场。古色古香的古秦淮牌坊前,人头攒动,街市两旁处处张灯结彩,一只憨态可掬、周身洁白的“大白兔”趴在房檐上,分外瞩目。江南贡院前青绿色的书轴灯彩拱门上,两个身穿红袍的卡通小状元在欢迎着游客的到来,飞檐斗拱的明远楼上流光溢彩,数字动画投影的墙壁在水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长卷。
“星动银河浮菡萏,天垂琼岛绽芙蓉。”据说,有着“秦淮灯彩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到了明代已成为全国灯会的翘楚。漫步在秦淮河畔,欣赏着十里秦淮“花市灯如昼”的烟火市井,宛如穿越到了古代的奇妙上元夜。夫子庙内,香火缭绕,不少学子在大成殿前参拜孔子像,在双龙戏珠的照壁前、莹莹流光的灯彩模型前,一群身穿汉服的小女孩在纷纷拍照留念。
逛完灯会,我们来到附近的南京大排档就餐,女儿已提前在网上预订好了,南京有名的盐水鸭、酸甜可口的酸梅汤、爽滑筋道的老牌阳春面,让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金陵美食。
在戏院里的临街店铺上,挂满了各式各样造型别致的兔形花灯,店主将要打烊,我们进去为老家的小侄女挑选了一盏内置七彩LED灯的小兔子花灯。
第二天上午,我们驱车来到江北公园,沿着玻璃栈道,远眺了无数次曾从桥上掠过的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美中不足是那时不能上桥游览,站在江畔的望江亭上,看风驰电掣的列车从桥上纵贯南北,一艘吃水很深的货轮拉着长长的汽笛从桥下驶过,江波翻涌,脑海中不觉浮动起《长江之歌》的熟悉旋律……
为了一座桥、一盏灯,我们访问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我们继续北上,越过沃野千里的苏北大平原,走进“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故里——徐州,一路星夜兼程,第二天凌晨抵达黄河边的古城——开封朱仙镇。那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定档春节上映,而朱仙镇则是当年岳飞四次北伐、痛击金军的主战场。走进这座岳王庙,我和孩子们一起吟诵“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抚摸着漆皮剥落的廊柱,观赏着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彩绘,瞻仰“还我河山”匾额前的岳飞像,历史教科书上金戈铁马的呐喊、语文课上荡气回肠的诵读似乎言犹在耳。
清晨的岳王庙,颇为冷清,似乎是为我们开的专场,冬日的阳光穿过苍翠的松柏,静静地投射在庙内厚重的秦砖汉瓦上。
临走时,还在街上购买了一幅当地有名的木版年画。
下午,我们还来到了市区,登上龙亭,远眺铁塔。这里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2023年大宋上元灯会。
记得有人说过:“即使你忙着赶路,也别忘了欣赏路上的风景。”春节旅行,不仅是跟着书本去旅行的最好机会,也是每个人读懂脚下这片土地、品味华夏千年文脉的必修课。
今年春节,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之后的首个春节,我们希望在春运的旅途上,去解锁下一个尚未走访的城市,去感受另一方水土上的世间风物,历史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