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一度

抓资源整合,共富引力强

在农创大道南侧,一处干净简约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广陈镇农创中心。总用地面积约11.4亩,中心整体由三幢大楼组成,通过圆形连廊串联为一体,为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创新创业载体。如今,农创中心已汇聚68家注册企业,1号楼入驻率超90%。

中心创新创造步履不停的背后,还蕴藏着一把让村集体经济致富的密钥。“农创中心由镇级强村公司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广陈镇副镇长王斌说,去年,项目共向参与投资的各村集体分红221.76万元,其中包含了现金投资和土地入股分红。

近年来,广陈镇立足产业现状,大力推进农创中心、共富农机、月湾渡码头、烘干中心、六村联建大棚项目投资等6个强村投资项目。去年,项目村集体分红超445万余元。

龙兴村就是项目分红的受益者之一。说起这些项目,龙兴村党总支书记李春梅就充满了干劲。“我们参加了农创中心、共富农机、月湾渡码头3个项目,去年为村集体增收了21万多元,再加上市级飞地报团项目,一年加起来有将近150万元的收益。”李春梅说。除此之外,村集体经济里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资金。龙兴村共有4200余亩土地,土地流转率达95%以上,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去年每亩流转价格达到了1100元。

看得见的变化,可感触的幸福,村集体经济收益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添美”。“我们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村内道路的提升等,推动幸福和美乡村发展。”李春梅说。如今,在龙兴村,宽敞的水泥道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干净的房前屋后诠释着村民

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除了强村投资项目,高产的设施蔬菜大棚项目也成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香饽饽”。寒冬时节,泗泾村的设施蔬菜大棚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芹菜、茼蒿、花菜……一排排蔬菜被快速收割打包,运出大棚。“一年下来,这个大棚能给泗泾村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广陈镇农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顾冰洁说。

村强民富,泗泾村为何能在年终让村集体经济再增一分?答案是农村与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牵手”。泗泾村的设施蔬菜大棚由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采用沙子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特殊的栽培基质让生产出的农产品因高产、口感好而广受市场欢迎,最后销售所得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除了绿迹,得益于山塘村与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结缘,所合作的设施蔬菜大棚能为山塘村村集体收入增加25万元。不仅如此,山塘村只需负责前期大棚的设施设备建设,而且在后续的销售环节中,浙江后稷借助自身生菜的知名度,与上海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也能确保共富生菜大棚拥有稳定收益以及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2025-01-2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4282.html 1 3 抓资源整合,共富引力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