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坤
闲时翻阅《红楼梦》,发现大观园四季皆美,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还是在雪天。琉璃世界,粉妆玉砌,性情高雅的红楼姊妹们或烤鹿肉,或猜灯谜,或折红梅,或即景联诗,或雪夜赏画,或倚了熏笼取暖,在水仙花香里听一段天方夜谭……当洁白无瑕的雪花与窈窕烂漫的红装结合、对比、映衬,清新脱俗之美便夺人眼球,尤其三幅雪艳图观之难忘。
一幅“双艳图”,让贾母念念不忘。书中第50回,贾母带众人出了“暖香坞”夹道东门,“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颇具审美趣味的老太太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她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回答像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可见贾母对雪坡上的这幅“双艳图”是如何喜欢了。后来,回到房中,吃毕饭,说笑之间,又提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次日,饭后,贾母又亲嘱惜春:“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一幅“集艳图”,令读者倍感温馨。第52回,宝玉到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看到宝钗、宝琴、岫烟都在那里,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又看到暖阁中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这屋子越发暖,这花香得越清香。”读到此处,只觉温馨异常,宝钗姐妹并邢岫烟,探访黛玉,围炉夜话,聊的又是富有意趣的外国轶事,且屋内有花香,有熏香,有满满的人情味,哪怕窗外风刀霜剑冷冰寒雪,潇湘馆内也一定是柔情蜜意生趣盎然的春天。这幅“集艳图”上,四芳身边傍了宝玉,也不觉突兀,大家开开心心地说话聊天,无拘无束,生动可爱,令读者觉得这样的冬夜哪里有什么寒意,只觉温馨和美好、精彩与绚烂。
一幅“竞艳图”,带你领略人间富贵。大观园的冬天里,“稻香村”前上演过一场浓墨重彩的时装秀。一场大雪后,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这是背景。略写的有李纨,碍于寡嫂身份,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喜欢“老钱风”的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宝琴披着一领金翠辉煌的“凫靥裘”斗篷——那可是老太太送的稀罕物,连宝钗都要吃醋的。重点提到的有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不厌其烦工笔细描的却是史湘云,“穿着贾母与她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白雪世界中,光鲜亮丽的衣着,一时间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唯有一人,“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在那里拱肩缩背,更显寒酸,明显与鲜花着锦、富贵逼人的大观园格格不入。真是佩服曹翁,细节也是用心处,身处浓艳娇美的诸芳之中,让人不禁为岫烟叫屈和心酸。好在邢姑娘自己不觉难堪,而她正是大观园中有着较好结局的那一个。
始终记忆犹新的则是一个雪冬,黄昏。第8回中,宝玉在梨香院吃罢糟好的鹅掌鸭信,又饮酒,喝了酸笋鸡皮汤,吃了半碗碧粳粥。饭毕戴斗笠时,因小丫头动作笨拙惹得宝玉生气了。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嗦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后,端详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二人道了扰,一径回至贾母房中。这“一径”,是怎样的状况,书上未写。好在1987年经典版同名电视连续剧补上了。也不过是橘黄的灯笼照亮了一段路,二人轻轻地走,白雪温柔地飘,没有情话,没有恩爱,只二人相跟着,平淡而家常。恰恰是这种平淡与家常,在落雪的冬夜里,让人无端地难忘,我一直记挂了三十多年。
这一幕同样也是在雪中,黛玉是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宝玉穿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披着大红猩毡斗篷。素裹红妆,也算艳,情节却很平淡,然纷飞的雪花中,屏幕外的我们多希望一对相爱的人能一直走下去,从青丝走成白头,走到地老天荒,走成人世间绝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