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阅读

我们的“乡土本色”

束菊艳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曾经的我,一度喜欢阅读文学著作,其一波三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创设,精彩的语言表达等都吸引着我一读再读。后来,由于工作性质,我开始接触一些学术著作,再后来有幸捧读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感觉读后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升许多。

《乡土中国》源于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了14篇文章。作为社会学学术著作,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的书籍,而它的语言表达通俗、形象,又不乏幽默,可谓是庄谐并重、雅俗共赏。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书可以把枯燥的社会学理论写得这么充满温度、妙趣横生,以至于拿起它就再没有办法放下来。

我发现阅读这本书时,可以多多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这样的阅读,会让我们慢慢走进这部看似“高冷”实则充满“温情”的学术经典。

艾青曾在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我们的眷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片土地上的那些人。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他们,也不了解自己,我们也没有去细究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当我们读了《乡土中国》,再来审视一下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我们的父母、同学,甚至路人,他们身上的品质、习惯、特点,我们的行为、思想、准则等都可以在《乡土中国》中找到依据。比如说,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种菜?孙悟空遇到不熟悉的妖怪,会先去找谁?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做事方式有哪些不同?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我们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去阅读这本有趣的书籍。比如,《乡土本色》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当时阅读了这些文字之后做了以下批注:记得我小时候住的村子叫作“兴胜村”,还叫“三队”,而另外离我们有四五里路远的村子叫“友谊村”,还有个稍远些的叫“新街基村”,和书中一样,村民们都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只是兴胜村并不兴盛,主要是因为我们村的土地少,除了在一亩三分地上辛苦劳作挣得一点儿血汗钱之外,我们只能靠捕鱼贴补家用,所以我们村大多数村民兼有农民和渔民的身份,不像另外两个村,他们有很多“大地主”。也许因为“地”少吧,我们村似乎一直被其他两个村瞧不起,而村与村之间来往也并不多,村与村之间是有隔膜的。

但我们村的村民却很和睦,就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这是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李家的妮子,王家的小子都是光着屁股长大的朋友,东家串,西家跑,可以说我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每个孩子都是大家看着长大的……而如今我的孩子在城里长大,这种体验没有了,少了很多的“熟悉”。

可以说,这本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让我感觉到自身流淌着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浓郁的乡土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曾出生在村落的一些人,也离开了家乡,在外打拼,但身上还是有着浓浓的“乡土本色”。我们会发现很多拆迁到城里的老人他们依旧保持着种菜的习惯。我们去阅读书中的这段文字,就会理解深刻一些: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他们对泥土充满无限的虔敬和深厚的情感,“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也曾读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陈心想的《走出乡土》一书,同样提到“土地”,陈心想在《乡土本色:走出乡土》中如是写道:哪里还有年轻人在农村种地呢?土地已经不再能束缚人了,不少农户干脆撂了荒,或者把土地承包给别人。……这种从“土”里拔出来的人们,游走自由多了,所以农村社区的“熟悉”也在转向“陌生”。

不可否认,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毕竟探讨的是旧中国的农村,现在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但“变”中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比如我们的忠厚诚信、礼义廉耻,比如孝悌观念、长幼秩序以及其他良好习俗等。所以,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中,在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交流中,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继承与发展。

我想《乡土中国》带给我们的应该是一份冷静的思考,是一段去除浮躁、涵养心智的阅读之旅。

2025-01-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0845.html 1 3 我们的“乡土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