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雨伦
2024年的脚步渐行渐远,属于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回望这一年,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许多沉睡的片段又在记忆的长河里泛起涟漪,或温暖或喜悦,如同冬日暖阳般让人眷恋。
曾在网上刷到过这样一句话,“立下的目标如同画板上最初勾勒的线条,决定着整幅画的风格。”细细品味,也确实如此。虽然我不是一个爱做计划的人,不会写下今年一定要完成多少件事这样的豪言壮语,但每个阶段也确实有一些“微目标”在心中埋藏着,它们指引着我慢慢前行。
还记得从2023年跨越到2024年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满怀对2024年的期待,仿佛过了这个晚上,春节假期就在向我招手。为何那么期待春节?也许是因为这是第一个没有寒假的冬天,我不再是那个参加完期末考试就可以拥有“一个月待机状态”的大学生了,结束了元旦假期,就该收拾收拾继续按部就班工作了。
所以那时候我心里的小目标就是好好完成一篇稿件的采写,以及市两会的报道。也许这两件事看起来只是工作中的两个小片段,但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是陌生的、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内心总会隐约有点担忧,怕出现自己没法应对的问题。好在我一直默默给自己打气,“加油,把这些都做完,就可以过年啦!”“也没有那么可怕对吗?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勇敢面对。”就这样,那些看似有难度的小目标也都一个个顺利完成了。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6月。对于6月的记忆,绕不开深夜的医院。照理来说这个季节没有流感,也不容易受寒着凉,而我却成了急诊的“常驻嘉宾”,从原本对医院看病流程都不太熟悉的人,变成能轻车熟路穿梭在检查科室和输液大厅之间的“熟客”。那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快点好起来,我要远离这个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地方。后来,因为这个小愿望,我决定开始锻炼,既然运动能增强抵抗力,那我就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于是,我报了舞蹈班,上了瑜伽课,周末和朋友一起打羽毛球……不爱运动的我,也是硬着头皮上了,但运动之后带给我的确实是更健康的身体。
时间来到10月份,国庆假期虽然长,但是面对庞大的出游大军,我的旅行计划只能搁浅,心中不免失落。于是,来一场特种兵式的旅行或者去一个有海的城市逛逛成了我迫切想实现的愿望。也是因为这个愿望,不爱做计划的我在网上疯狂看攻略,但凡看到“本地人推荐的宝藏餐馆”“这几个景点必须要去”这样的标题,就一定要点进去一探究竟。最终版的旅游计划里,甚至精确到了每天去吃饭的餐馆和它需要的排队时间。当然这份计划也确实给我和朋友带来了便利,使我们避免了很多华而不实的打卡点,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看到了蓝色的大海和不拥挤的沙滩。
想起这些快乐的记忆,我才意识到,原来一个个小目标也能有大能量,它们让我完成了不少事,做出了改变,并且有所成长。或许,有时候不需要预设太远大的、难以完成的目标,而是在每个阶段有自己的微心愿和小目标,然后为之付诸行动。这样,等到你回头看时会发现,自己已经默默完成了很多事,那种惊喜感溢于言表。
如今,站在岁末的门槛上,怀着对过去的怀念和未来的期望,不禁思绪万千。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2025年,我会继续在每个阶段定下小目标,让一个个小小的目标充实我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