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高层次员工大都毕业于平湖职业中专,长久以来公司对平湖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是非常认可的,也是更有期待的。”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秀敏说。
如今,职业教育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就业即稳定。但仍然存在招不够、留不住新技术工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人大常委会关切的,也是市人大代表时刻关注的。
带着问题出发,11月19日,市第十六届人大教科文卫专业代表小组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俞四龙的带领下,前往平湖职业中专调研职业教育情况。作为企业管理层,同时也是教科文卫专业代表小组的一员,对这次调研,董秀敏非常期待。在调研前,她就对公司目前各岗位技能人才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在调研时,更是有的放矢,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技能大赛?”“现在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机器?”……看一处记一处,写满一整页的纸上是她的“关切”。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会上,她结合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提出了“希望可以加大技能人才扶持”等意见建议。
恪守代表之责,回去后的董秀敏依然在思考,如何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让毕业生与企业更契合,更愿意留下?“除了福利待遇上的提升,我更希望的是能够互相吸引,只有双方高度契合,那人才愿意留下的可能性才越高。”董秀敏说,现在外贸业务占比很大,更希望能引进有会英语服装专业术语的人才,因此也希望接下来学校可以加强学科方面的提升。
同样面对缺少一线技术工人的情况,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彭树立也积极建言献策。“制造业是平湖的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我也一直关注着我市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引育留用’问题,去年我提出了《关于解决制造业企业一线工人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的议案》,其中一点就是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满足制造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培育体系。”彭树立说。
一份份真情实感的建议,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彭树立的建议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关学校开设了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订单班”。“我一毕业就来这里工作了,感觉很好,学校里实操训练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让我很快上手,迅速适应职场,企业也看中我的技术,让我很有获得感。”今年刚从平湖技师学院毕业的孙哲如今已经是欧迪恩配套车间里的一名熟练工。
孙哲的满意,折射出的是对人大在助推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肯定。目前,我市与18家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校企合作联盟”,与22家企业建起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全市职业学校共开设42个面向主打产业发展的专业,与232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全市产值50亿元以上的所有产业,年均专业更新数为2至3个。
人大之力,久久为功,正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