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随着水稻的陆续收割完毕,我市各粮食服务与加工中心逐渐忙碌起来,粮食全产业链环环相扣,让“一粒稻谷”到“一粒大米”的愿景图照进现实。
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加工、灌装、封袋等环节,变成了一粒粒莹白清香的大米……近日,位于新埭镇的建丰农场,一条稻米加工产业线加速运转。今年,我市持续开展稻米商业订单,推进商业保险+商业订单模式,实现大米优质优价,逐步提高优质大米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年初,我们就和种粮大户签订了协议,水稻订单式收购,不仅品质有保证,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增加种粮效益。”新埭镇建丰农场负责人黄建峰说。
作为平湖大米优质本土品牌,今年,该农场和全市21户种粮大户签订了15000亩优质稻米订单合同,实现了品牌大米从种植、收购、存储、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联动。
而在广陈镇三兴村,一个新的稻米加工车间已落成。作为广陈镇万亩水稻集成创新全产业链项目的配套,延伸产业链,让“卖稻谷”转变为“卖大米”。“加工产线为金平湖优质大米服务,配备智慧大米加工流水线,共有包装线三条,可以加工不同规格的大米,加工能力每天100吨。”平湖星科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褚国民说。平湖星科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以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建立起“一站式稻米产业服务平台”,集成式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服务,打造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保障粮食安全。今年,万亩水稻集成创新全产业链项目依托星科农业在水稻种植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业链体系,在广陈镇的1万亩农田内开展数字化的高品质水稻种植,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米香”振兴行动,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擦亮“金平湖”大米品牌,推进“金平湖”+企业母子品牌聚合增效联动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大米本土品牌9个,供应各大生鲜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