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江 燕 范婷燕
本报讯 “AI也许让人感到很深奥,但AI之于艺术却又是人人可观可赏的……”12月9日下午,金平湖博士科普团成员王鹏尧博士来到平湖市东湖中学,为学生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这堂题为“AI的未来:变革与机遇”的课,已经是第二次在这里开讲了,却依旧吸引了150多名学子热情参与。
王鹏尧还有另一重身份——东湖中学科学副校长,受聘后他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带入学生课堂,最终他找到了“AI绘画”这个直观的切口。“首次开讲在11月26日,当天50名学生听完后反响热烈,学校里有不少学生都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要求科学副校长再次开课的呼声不小。”东湖中学副校长戴秀芳说,因此她向王鹏尧转达了学生的诉求,并得到了肯定答复。于是有了这次的“二刷”课程。
科学副校长主讲的课程,氛围轻松、内容精彩,在新颖的人工智能技术面前,中学生们毫不“怯场”,畅所欲言、表达想法,在体验环节,更是参与热情高涨。“课程太有趣了,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AI的无限可能,学会人机互动将成为今后的主流技能。”课后,东湖中学804班的学生徐姝岑感叹道。
科学副校长由我市的博士科普团成员担任,博士们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分享他们的科学人生和科研成果,点燃孩子们的科学热情。科学副校长选聘制度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建立,目前已有17位博士与我市42所中小学校“牵手”。“在原身份外叠加副校长,这种‘相遇’将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导入中小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放飞学生科技梦想。”市科协副主席王玥说,今年以来,17位科学副校长深入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科普教育、科技比赛等,为学校搭建高端科技教育平台。同时,12家博士所在的场馆成为青少年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能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用简单生动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帮助他们打开眼界、感受科研的力量,这样的科普活动特别有意义。”在王鹏尧看来,科教不分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非常重要,让大家从学生时代就拥抱科学、爱上科学,由兴趣产生的科研内驱力,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