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建强“三支队伍” 赋能乡村振兴

新埭“新农学堂”开班

■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陶佳迪

本报讯 “水稻从播种到收割,都离不开农业机械。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秸秆打捆机用于秸秆打捆。‌……”日前,新埭镇“新农学堂”开班,学员和乡土专家们齐聚一堂,走进新埭镇的优秀农业企业、田间地头,听乡土专家们讲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场体验农业劳作,学习现代农业技术要点。

新埭是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优质粮油夯实了基础,特色果蔬种植蓬勃兴起,现代花卉产业蒸蒸日上。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埭镇还通过花卉电商、花草观光游等业态触角的延伸,拓展乡村旅游,深挖农业潜力。

“我们目前面临着新老交替的现实问题,‘三农’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人的手中,没经验成了最大的难题。同时我们也发现,镇里的农业大户、乡土专家都有着丰富的农业经验,也非常愿意做好‘传帮带’,我们希望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推动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新埭镇副镇长姚怡琴说。“新农学堂”就是新埭镇针对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农业人才培养开设的新课程,将不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以“实践学习+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新老农人搭起沟通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提升新埭镇“三农”干部在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提升等方面的实践和服务能力。

当天的活动中,还开展了“老带新”结对、“乡土专家”结对聘任仪式。“作为新时代的‘三农’人,我们肩负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产业提升、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新三农干部王姝婷说,她也将以一颗诚挚的心,学习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深入田间地头,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的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当天还为“新农人”赠送了遮阳帽、雨伞、错题本等。“干农业就必须脚踩泥土,不畏风雨,不怕烈日。帽子、雨伞就是提醒农业‘新’人要传承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而错题本则是提醒大家,在成长的路上要不怕试错,敢于纠错。”姚怡琴说,人才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源泉。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培育“新农人”、接班人尤为重要。通过“新农学堂”,带动“新农人”成长,打造出一支“会谋、会思、会做、会说、会教”的“五会”三农铁军队伍,推动新埭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2024-12-09 建强“三支队伍” 赋能乡村振兴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1467.html 1 3 新埭“新农学堂”开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