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围炉煮茶,半日清闲

□ 金卫其

石庄小隐,幽静村落,庭朗四野,极目是青绿。

冬日午后,清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洒下一地金黄。风,带着些许丝丝凉意,轻轻拂过脸庞。此时,人生中最惬意之事,莫过于在庭院围炉煮茶,偷得浮生半日清闲。

古往今来,煮茶是一桩趣事,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有记录相关围炉煮茶翔实的过程。炎炎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

围炉煮茶习俗起源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围炉煮茶、焚香品茗,是一种风雅的情调和气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在庭院的一角,支起一个小巧的火炉,摆上一张小矮桌,几把小木椅。拥坐暖炉,满盈一院,尽闻惟茶香。正如先人所记:“茅屋竹窗,一榻清风邀客;茶炉药灶,半帘明月窥人。”

炉中的炭火,红通通地跳跃着,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取来矿泉水,慢慢注入壶中,置于炉上。不一会儿,水便开始微微沸腾,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热气在空中飘升洋溢。

抓一把茶叶,投入壶中,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渐渐释放出迷人的香气。那是一种清新而醇厚的味道,仿佛将整个大自然的芬芳都融入了这小小的壶中。

等待的时光,并不漫长,因为心已沉醉在这宁静的氛围里。几本好书,携着春露,带着夏雨,裹着秋风,飘着冬雪。

终于,茶煮好了。小心翼翼地将茶汤倒入杯中,汤色金黄,清澈透亮。轻抿一口,茶香在口中散开,先有一丝苦涩,而后回甘,那滋味,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让人回味无穷。

围坐在炉边,与友人相伴,或是独自一人,都无妨。有了这炉、这茶,内心便不再孤单。我们可以聊聊过往的岁月,谈谈未来的憧憬,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地聆听风的低语,感受时光的流淌。

炉火映照着脸庞,红彤彤的,像是被岁月染上了一抹温柔的色彩。偶尔,会有一片落叶飘然而至,落在炉边,仿佛是大自然送来的一份问候。此刻,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心中唯有这一方宁静的天地,空灵悠远,岁月回响,整个人仿佛回归了自然,心慢慢静下来。

在这半日的清闲里,思绪也变得轻盈起来。平日里的烦恼与疲惫,渐渐消散在茶香之中。我们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也更加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说:“只闻花香,不谈喜悲,饮茶诵书,不争朝夕。”这句话,仿佛是一股清流,洗涤着我们浮躁的心灵,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围炉煮茶,煮的不仅是茶,更是一种心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匆匆的脚步,给自己留出这样一段时光,与温暖相拥,与宁静相伴。

依偎着它的香气,放逐着自己,伴随着诗和远方,浓也好,淡也罢,自有味道。

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那些不可说的心事,便都放在这冬日的一炉茶烟。

2024-12-0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0640.html 1 3 围炉煮茶,半日清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