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宇青
通讯员 夏晓蕾
本报讯 昨天一大早,当湖街道东升南区内,原本拥挤的主干道十分通畅,路边的摊位已不见踪迹,过去不绝于耳的叫卖声也消失了,有摆摊需求的居民在自家车库门口张罗。“以前上下班早晚高峰真的让人头痛,主干道上全是摊位,夹杂着电动自行车和行人,开车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一不小心就发生刮擦。”小区居民张锋说,近期的整治行动很有成效,值得点赞。
张锋口中的整治行动是东升社区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针对东升南区流动摊位进行的整治。行动成立了一支名为“东风队”的专项治理小组,整治行动从10月份开始,至今已有一个多月时间。
小区内摊位扎堆是“困扰”东升南区已久的问题。据了解,东升南区是一个农拆安置小区,已建成20余年,现有居民户2000余户,人口超6000人。在社区内出售、购买农副食品早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习惯,久而久之还吸引了部分外来摊主,多的时候会有三四十个摊位,占据了道路空间,导致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小区登记在册的汽车数量有2300余辆,流动摊位的存在,让停车与通行越发困难。”东升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向倍倍说,于是在此轮当湖街道环境整治行动中,将其列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居民的呼声中,东升社区寻求出了“解题”之法——“堵疏结合”,将摆摊的居民劝导到摊主各自车库门口的限定区域,外来摊位则移至附近的自产自销点,彻底让道于民。
新的社区摆摊制度,让居民的满意度大有提高。小区居民陈在英原是“摆摊大军”中的一员。“我和老伴在乡下种了茭白、番薯等农产品,吃不完的就会拿来售卖。”陈在英告诉记者,在车来车往的路边摆摊,既不舒服也不安全,如今大家都在家门口摆摊,不需要拼命“往前挤”,老顾客也能顺利找到自己的摊位。
除了东升社区,在小区摆摊规范化管理中,当湖街道的沐阳社区、启元社区等也有不少探索。沐阳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曾经辖区内的沐阳西区北门自产自销点没有规范设置统一销售的场地,导致部分有摆摊需求的菜农占道经营、影响车辆行人通行。因此,沐阳社区积极谋划、主动服务,在对周边菜农、居民进行调查走访后,将原先的自产自销点整体提升改造,并于通济路北侧一处空地设立了新的自产自销点,共可容纳40余个摊位,有效解决了菜农“卖菜难”和车辆“通行难”问题。
老旧小区内摆摊整治是否长期有序,居民也持观望态度。“我们将常态化监管,坚持‘疏堵结合’,加强劝导和服务,回应居民需求,让小区成为大家幸福的港湾。”当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