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2022年1月20日,平湖首个“众筹+”共富码头分红。从码头出发,强村富民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众筹+”走出共富新路

■记 者 居丹荔

【新闻印记】2022年1月21日,《嘉兴日报·平湖版》刊登了《从闲置码头中驶出的共富“船”》一文,报道了全市首个“众筹+”项目成功分红,平湖通过共富码头建设,找到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奋进足迹】货运船只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的客商在标准化的码头上卸货、装货,一切有条不紊。这番场景就发生在新埭镇大齐塘村“共富码头”上。

这个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货运码头,曾经却不是这番模样。原先,这里是诸仙汇建材堆场码头,建于2002年,曾是村里的优质资产,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优势明显,投资潜力巨大。但由于常年粗放式经营,不仅每年只有55万元的年租金,最终还因码头基础设施陈旧破败,消防、环保、安全等都存在隐患,于2019年停运。

“这么好的码头就这样荒废在那边,太可惜了。”码头停运后,村里人每每聊起,都满是遗憾和感慨。但要重启码头并不容易,资金需求大、改建难度大等实际制约因素都需统筹考虑。

如何激活码头,让村集体资产真正发挥效益?成了大齐塘村党委思考的问题。2020年,“众筹”模式的春风吹到了大齐塘,村党委书记黄伟等村干部第一时间深入走访,收集民情民意,创新性提出了邀请村民众筹入股码头项目的具体方案。

“经过前期综合考量,码头改造的总造价是1365万元,村民与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初步建议众筹募资45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5%。没想到,一推出就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认购资金超越预计。”黄伟说,2020年12月,入股资金正式收取,全村村民以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为原则,按照基本股2000元/股开启众筹,每个股东户可入1到5股。为了带动共同富裕,大齐塘村还主动将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纳入众筹范围,以垫资入股的模式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年固定收益。认购期结束后,全村575户村民家庭参与认购,筹得资金642.8万元。

2021年1月,码头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库房、吊机、标准化港池等基础设施一一建设完善,实现了码头的现代化运作和清洁化生产。2021年11月,新码头公开竞价招租,经过了66次的叫价竞拍,一家航运企业最终以每年370万元的价格获得码头租赁权。

2022年1月,这个由村民众筹建设的码头正式通航,入股的村民也收到了第一笔分红,投资金额的10%,作为保底收益。2023年6月,整个项目经过审计,计算出村民入股资金与村集体资金的比例后,进行了第二次分红,分红金额为投资金额的9.5%。码头收益第一年,村民投资每万元收获了1950元的收益,也为村集体带来了200多万元的增收。

2023年,大齐塘村的共富码头重新招租,最终以每年180万元的租金拍下。今年6月底,村民收到了第二年的码头分红,每万元为1000元。接下来,预计每年将以这个数目进行分红,直至5年期满,届时,大齐塘村将根据运营情况,确定下一轮方案。

如今,在大齐塘村的共富码头上,船只如梭,原本脏乱差的废弃码头成了村民的“共富港”。从大齐塘共富码头出发,近年来,平湖不断推进公用码头建设,努力把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经营合法的公用码头建设成为“强村富民港”,推动内河码头生态环境“蝶变跃升”,打造共同富裕新标杆。目前,林埭镇保通码头项目、平湖经开公用码头新建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其他各镇街道共富码头项目也在推进中。以共富的模式,平湖开辟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航道”。

【延伸阅读】一个“共富码头”,驶出了一艘艘富民船。近年来,在共同富裕的赛道上,平湖早已进行了一系列有特点、有亮点的探索,从原先的“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共富。共富大棚、共享厨房、共富田园等“共富”新模式,将村集体和村民组成了一个经营和利益共同体,让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不仅持续增加着村民收入,还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有一些村庄打破区划限制,推进“多村联建”的飞地抱团致富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新路径。

通讯员 陶佳迪

2024-11-19 2022年1月20日,平湖首个“众筹+”共富码头分红。从码头出发,强村富民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6182.html 1 3 “众筹+”走出共富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