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治理入“微”为幸福加分

■记者 黄雨欣 郑晓丽

本报讯 “商贸体外墙脱落,容易误砸路过行人”“小区窨井盖坏了,太危险了”“大风把树刮倒了,麻烦派人过来处理”……最近,当湖街道北河溇社区社区治理有了一批新“帮手”,他们触达社区的各个末梢,及时发现问题,参与社区治理。

北河溇社区管辖范围内拥有南市商务楼宇和商贸综合体吾悦广场两个城市地标性建筑群,聚集了众多新业态就业群体。为此,社区打造“骑管家”助力社区网格微治理项目,利用骑手在城市中的业务优势,鼓励骑手以“随手拍”“随手报”等方式,加强对公共设施、安全隐患、居民纠纷等问题的发现和上报,鼓励和支持该群体能够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突发状况。目前,这支“骑管家”队伍已有30余名队员,协助解决了43个民生事项。

“挖掘骑手这支社区治理的新力量,协助网格员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问题,进一步扩充了网格治理队伍力量,延伸了基层管理的触角。”北河溇社区党委书记柯凯说,社区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与外卖配送公司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建合作关系,合作推动“骑管家”项目发展,进一步开展走访慰问、便民服务等关爱活动,共同打造“骑手友好社区”。

钟埭街道西林寺社区打造“长廊说事”“民生板凳”自治阵地,通过“小区CEO”认领服务和解决问题,助力居民自治增能;新仓镇安桥社区打造老友议事日、老邻友好日、老街赶集日等特色活动日,打造“桥家来说事”新邻坊自治服务提升项目,积极探索集协商议事、骨干培育、服务居民为一体的居民自治社区治理新路径;当湖街道启元社区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服务,摸排辖区内专业性强、参与性高的专家智库,通过挖掘社区育人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自启动“幸福自治家园”项目建设以来,我市先后推动形成百余个体现居民自治本色的“微治理”服务项目,开创了基层群众自治新局面。

“通过打造‘幸福自治家园’,挖掘出一批特色明显、措施得当、操作性和创新性强的村(居)民自治项目,为平湖市城乡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不断提供实践经验。”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方颖说,通过“幸福自治家园”项目,挖掘了一批像广陈镇泗泾村村民金继雄一样群众认可的社区骨干和领军人物,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如火星乡村振兴青年服务队这样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草根自治团队,有效激发了基层自治的活力与创新。

2024-11-0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2461.html 1 3 治理入“微”为幸福加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