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综合执法

创新赋能提升综合执法工作质效

市综合执法局不断探索完善执法工作新模式,打好执法与服务“组合拳”,创出一条“法治化惠民”为重、“专业性服务”为先、“说理式执法”为要的新路径——

■记者 杨思慧 通讯员 盛依雯

基层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维系着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也事关基层治理的成效。执法工作面广量大,群众需求各不相同,如何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增强执法效能?市综合执法局在积极探索完善执法工作新模式的过程中,创出了一条“法治化惠民”为重、“专业性服务”为先、“说理式执法”为要的新路径,各项工作凸显了新成效。

强化靠前引导、宣传到位,助力“执法集结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完善执法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快速有效处理违法违规问题;回应群众诉求,切实释法析理,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近年来,通过一次次的执法实践,综合执法局不断完善执法机制、优化执法方式、改进执法手段,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多向助力让法律知识深入群众心里,多措并举化解基层治理执法难题,多方协同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幸福家园。

加大宣传力度

源头管控长效化

“你知道什么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吗?”“卡片上的物品属于什么垃圾?应该丢到哪个垃圾桶里?”……近日,市综合执法局联合市发改局、垃圾分类办,组成一支宣传小队来到曹桥街道章桥村,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城市管理、文明养犬等法律法规,以及光伏新能源政策、节电用电妙招等知识,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垃圾分类现场指导和答题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

执法进村社,宣传入人心,这是综合执法局深入推进“执法集结号”工作,打通基层执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缩影。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能力建设,推动行政执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该局以试点示范为切入点,根据《平湖市“执法集结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深挖原先“结伴结对,即呼即应”执法模式可借鉴、可参考的工作经验,在当湖街道东湖社区、曹桥街道章桥村积极开展“执法集结号”试点工作。同时,全力打造前沿宣传“主阵地”,通过“部门联合集中宣传、走村入社常态宣传、法宣入企精准宣传”等举措,切实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全市吹响了企业有感、群众满意的法治宣传“执法集结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扩大试点工作成效、持续延伸执法触角的同时,该局还引导各执法中队串联联系村社区、并联对接部门,仔细梳理城镇管理重点、村社区疑难问题等具象事件,形成“街道村社特色”行政治理事项清单,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模式,助力街道整体实现行政执法质效和基层法治能力双提升。

提升执法精度

一体协同高效化

“真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曹桥街道孔家堰村一村民向村委会反映位于村内的某木材厂内作业区电线私拉乱接、绿地反复堆物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线索,孔家堰村按照清单精准“下单”;仔细分析研判,平安法治办公室依据事项重点,投送处置部门;积极“领单销号”,执法队第一时间联合消防、公安、市场监管所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随着村社“吹哨”,“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前后衔接、运转高效”的执法工作新机制随即运行起来,问题得到迅速、妥善处理。

优化机制、提升效能,是综合执法局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创新探索,也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执法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我们的综合执法队依靠实体化运行的平安法治办公室,作为整体统筹事件运转的中枢站,同时搭建了‘事件下放+分析研判+重点处置’体系架构,确保诉求‘有门有路’,处置‘有力有为’。”市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依托平安法治办公室,纵向上,强化联动村社区,按照辖区村社区特色行政治理事项清单,主动发现事件、自主上报问题;横向上,注重部门协同,围绕专业性较强、案情比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的执法事项,通过专项行动、“综合查一次”等联动机制,汇聚多部门多跨协同、多元共治合力,实现多方位“提示纠错”、多角度“解释说理”、多领域“精准施策”。

传递执法温度

说理释法柔性化

“执法人员把违法事实、法律依据讲得很清楚,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更知道以后该如何避免,执法越来越人性化了。”近日,当湖街道永乐里小区居民王先生在接受执法队调查询问后感慨地说。原来,在一次日常巡查中,执法队发现该小区内有一条没有主人看管的狗。在实行抓捕后,执法队通过调查走访,第一时间联系问询犬主王先生,向其说明违法性质,释明处罚依据和裁量情形,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对改正方向提出指导建议。王先生当即作出承诺并进行整改,表示要引以为戒做到合法养犬、文明养犬。

“每一次检查都是一次普法宣传,每一次执法都是一次服务过程”,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综合执法局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柔性执法工作模式,贯彻落实全过程“说理式执法”,以摆事实、析利弊、讲道理为切入点,通过“以案释法”讲透法理、“警示教育”讲清事理、“换位思考”讲通情理,推动实现从“被动处罚”走向“主动改正”,将“事结案了”转为“群众满意”,以执法温度攀升助推执法质效提升。

“用法理相融解‘法结’,用柔性说理化‘心结’。开展一次成功的‘说理式’执法,执法人员既要对案件了然于胸,又要将法律法规烂熟于心,才能对执法做到心中有数。”市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该局充分发挥“办案能手”模范带头作用,深度共享“说理式执法”工作经验,带动全体队员提高适用法律依据的熟知度以及运用沟通技巧的灵活度,不断优化提升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024-11-01 市综合执法局不断探索完善执法工作新模式,打好执法与服务“组合拳”,创出一条“法治化惠民”为重、“专业性服务”为先、“说理式执法”为要的新路径——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1145.html 1 3 创新赋能提升综合执法工作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