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从“满天星”到“万亩方”

新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上榜省级精品

■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陶佳迪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土地综合整治省级精品工程,新埭镇姚浜村等5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成功上榜,为我市唯一。

走进位于泖河村的“万亩方”连片大田内,金灿灿的水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片好“丰”景,得益于新埭镇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回看三年前同期的照片,这里并不是这副模样,在金色的稻浪中间,几个黑色的鱼塘十分显眼。“这片农田之前比较零散,有鱼塘、果树,没有办法连片开展机械化耕作。”新埭镇自然资源管理所所长沈超说,2022年,新埭镇开启泖河村等4村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将合同到期的非耕地地块全部收回开展集中整治,恢复耕地功能,提升耕地质量。

同时,重点调查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低散乱工业点腾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潜力,通过农民住房改善行动、整村整组搬迁等,完善安置补偿和奖励标准,积极引导百姓上楼。其中姚浜、兴旺两村在政策的支持下,村民搬迁意愿高,整村整组搬迁工作共完成拆除房屋442幢,复垦面积400余亩,其中万亩方项目就完成复垦241.4亩,为搬迁公寓房建设提供土地指标200.7亩,户均节地率达55%。

土地腾出来了,如何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新埭镇实施5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我们加强了成片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贯通了田间道路,增添了水利设施,开展了‘稻田退水零直排’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沈超说,通过集中整治,形成了耕地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全面完善、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解决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达到区域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整治后的农田土地流转程度显著提升,流转费用也相应增加,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如兴旺村通过引进浙江(新埭)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亩均土地流转收入从每年800元提升至1000元,整治前零星垦造的新增耕地亩均土地流转费从每年500元提升至1000元。

“我们还结合美丽庭院、美丽河湖等,推进全域景区村庄建设。”沈超说,如今,经过整治的项目区块,景区村庄全覆盖,创建了2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跃升。同时,还构筑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产业区、生态休闲农业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区、城镇综合提升区等5类功能分区,打造以生态农业园区为主的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平台建设,建成了省级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水月湾采摘基地等,带动了广大农民作物产出和收入双提升。

2024-10-25 新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上榜省级精品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9157.html 1 3 从“满天星”到“万亩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