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携手齐出力 共造美山塘

■记者 陶佳敏

本报讯 “现在我每天都会打扫自家的房前屋后,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增加了。”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广陈镇山塘村村民顾良根笑开颜。近日,记者来到山塘村,发现户户房前都统一摆放着垃圾桶,干净整洁,美丽怡人。近年来,山塘村相继斩获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善治示范村、省卫生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便是强有力的佐证。

山塘村全域面积4.26平方公里,在册户数758户,自然村落39个,景区1个。区域面积虽然不大,但每户垃圾分类情况复杂,自觉维护环境意识不强、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维护整治任务繁重等,一直是令村党总支副书记古素梅头疼的问题。如何改变?

“一建立,二提高,三保证。”三点齐抓成为了山塘村环境治理的关键,成功转变了村民以往“随手一丢”的老毛病,推动了全村环境整治向好发展。山塘村以网格化责任划分,村干部包组、微网格长包户的原则,建立“股权+积分”、每月发放礼品等激励机制发动村民积极参与,重点解决分类质量、整治垃圾收集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还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分类质量。村民只需要将垃圾桶放入垃圾车内,智能车就会收集垃圾分类数据,精准识别垃圾种类,数据也会存档数据库,作为考核村民是否正确分类的材料和依据。同时,山塘村还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建立以“微网格长+收集员”双考核机制,按照“边整治、边管护”的原则,长效管护,切实防止问题反弹。

“采取垃圾分类整治工作后,村民便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家家户户争做起了文明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树立了全新的社会风尚。”古素梅说。

如今,以垃圾分类为典范,在倡导勤俭节约方面,山塘村同样不遗余力。山塘村通过宣讲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和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移风易俗内容、发放宣传册、开展“光盘行动”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节约意识。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会评议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现在,大家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摒弃陈规陋习,民风越来越好,村子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古素梅说。

移风易俗

倡树新风

2024-10-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7163.html 1 3 携手齐出力 共造美山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