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平湖自然资源和规划

做活“土地文章” 释放发展潜能

平湖以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支点”,全力打造国土空间规划集成、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

■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时 逸

去年年底,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创性提出了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概念。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棋眼”,土地综合整治至关重要,更是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那么,如何探索与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我市结合嘉兴“实施方案”要求,聚焦“农”“地”“人”三个关键核心要素,并以独山港等两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试点,全力打造国土空间规划集成、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加快探索具有平湖辨识度的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平湖答卷”。

做好“惠田”文章

随着新一轮土地综合整治号角的吹响,独山港等两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也加快推进。

“我们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以项目秀平桥核心区为中心,分年度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5个,连片搬迁农户1300余户,同步有序推进项目区内连片复垦800亩以及耕地功能恢复、土地开发等整治内容,逐步打造形成平湖首个集中连片的跨镇域万亩良田。”独山港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李晨悦告诉记者,全镇以“底线思维,保护优先”为核心,围绕农田建设、农田提质、农田增效三个发力点,坚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此外,以“多田套合率”100%为目标,通过认定一批、提升一批、调优一批,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双向奔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结合土地复垦、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建设区域,项目区内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标改造6400余亩,“多田套合率”提升15个百分点。重点补足区域内农田质量短板,在沿海区域积极探索新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小田变大田,大田提良田,良田筑惠田。为全面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独山港镇引进先正达农业示范园区和MAP智农中心建设,打造5000亩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智慧农场和约200亩面积的未来农场,提升小麦、水稻全产业链产值,打造长三角粮食生产全产业链新高地,实现土地流转收入和农业务工收入均提升50%。

做好“乐居”文章

走进如今的独山港镇赵家桥村,村庄内碧水绕村、古树葱茏,青石板路延伸到村庄深处。“我感觉居住在这里很幸福,平时茶余饭后散步的地方也被打造成了一个航天主题科普馆,往日里不起眼的小乡村这几年变化真的特别大!”村民们的这一份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土地综合整治密不可分。

本着“以人为本、分类实施”的理念,围绕“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村集体发展活力增强”三个目标,一批批谋划建设的项目,正全面提升着群众获得感。2018年至今,我市已连续实施两轮农民建房改善行动,去年以来通过实施新一轮农民住房改善行动(2023-2025),从规划、指标、审批等各个环节发力,全面加强农民建房保障力度。

村民生活品质新提升,是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一大新成果。提供公寓房、自建房多种安置方式,独山港镇推进落实赵家桥、韩家庙、周家圩三个村“X”点农民建房用地面积300余亩,实现农房改善542户;有序推进兴港花苑、名秀花苑、凤舞西区、龙吟花苑、星海花苑、绿洲花苑等累计5300套公寓房建设,以及绿洲西侧安置房、新材料产业园人才公寓等2600套公寓房谋划。“对内”围绕“15分钟生活圈”,建设海洋亲子口袋公园、友邻中心、独山之星市民荟、港城邻里汇、兴港大厦等公共活动空间和商服配套;“对外”围绕路网大交通,重点实施滨港路、创业路、领港路、引港路等骨干道路建设。

村庄颜值大提升,是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又一大新成果。独山港镇创建独山港龙吟省级未来社区,实施赵家桥村省级未来乡村以及穗轮村、海塘村、聚福村等3个嘉兴市级未来乡村创建。持续做好村庄环境优化美化,实施农村道路提升改造11.3公里、农村杆线整治121.41公里,碧水河道5.5公里。

在转动空间的“魔方”之后,乡村变得更多面、更立体。未来的独山港将继续以航天科普文化旧址为依托,打造总投资1亿元的赵家桥村航空航天科普研学共富项目,同时以现代科技农业为着力点,通过共富大棚项目持续推动村集体增收,带给村民们更多惊喜。

做好“兴业”文章

一块块低效用地被腾退,一只只“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飞进来。近年来,“腾笼换鸟”的故事在平湖频频上演,独山港作为我市土地综合整治的“优等生”,不断强化使命担当,以“腾笼换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的新诚达智创园,昔日面积238亩的服装厂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腾笼换鸟’后的新诚达智创园经过重新定位、精心打造,将原本沉睡的资源转变为有特色、有品位、有活力的数智科创园区,成为区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晨悦介绍说,新诚达智创园坐落于G60科创走廊沿线位置,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420.78亩,是融合产业、商务、人才公寓的新一代产城融合项目,以智能生产、科技研发、总部办公为核心,高度聚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旨在成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空间上的谋篇布局对于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独山港镇坚持产业谋划在先,聚焦产业规划中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破解建设用地碎片化情况,推动工业用地产业集群集中连片,全面提升区块内项目承载力,有序导入各类开发项目,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以翁金线沿线各村、小营头核心区块为重点整治区域,大力推进开发边界外低效用地腾退和村级低效企业“清零”,做好内部挖潜,抓好分类实施,盯好土地复垦,做好空间减量;加快“退二优二”,实施产业园区提能升级三年行动,深耕小微企业园建设,做好小微企业园“品质化”“精细化”建设管理,加大“专精特新”优质企业招引;立足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重点,围绕全市“3+3+3”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发力,持续深化“飞地抱团”强村项目,实施独山港高新技术两创中心二期建设,积极对接帛莱恩航天项目,全力布局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以国土空间规划定格局,以土地综合整治优布局,以城乡有机更新提品质,在探索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的道路上,我市先行先试、率先领跑,已然让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了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助力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打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漫远说。随着综合整治“一块地”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张崭新的“璀璨明珠”蓝图也将渐次在广袤的金平湖大地上舒展开来。

2024-09-27 平湖以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支点”,全力打造国土空间规划集成、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2685.html 1 3 做活“土地文章” 释放发展潜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