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一度

增收创收,开辟共富新渠道

山塘村约8亩的土地,主要用于浙江后稷农业项目。眼下项目已经进场施工,主要是在已有大棚的基础上增加高端农用机械设备,预计10月底完成施工,11月项目入驻开始种植,整个项目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

山塘村另一处39亩的土地,主要用于绿迹数字农业项目。目前,土地上“长”出了一栋栋大棚,项目已初具雏形。作为共富体项目,该项目今年就将创收,为村集体增收12.5万元。

……

一个个优质农业项目,落户山塘村,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也盘活了要素资源,通过有效配置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浙江后稷农业和绿迹数字农业两个项目,除了新增就业岗位之外,也将带动周边老百姓扩大种植范围,运用新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项目得以入驻,土地流转是前提。山塘村拥有土地资源3800多亩,全村土地流转率达到95%以上。像很多农业村一样,山塘村以前基本上把土地发包给承包户等小农业主体。如此一来,土地虽然流转了,但增收并不明显,一年下来村集体创收在30多万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自山塘村开始打造“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以来,该村把目光聚焦在了3800多亩的土地资源上,巧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之方法,在土地新一轮发包之际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每亩租金涨幅达到300元左右,光土地流转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40多万元。

仅土地流转这块,山塘村就实现了创收30多万元到140多万元的蜕变。资源要素的盘活,山塘村在下一盘大旗,山塘老街是重中之重。2017年山塘老街开始打造之初,一方面要“垫资”将老街门面回收,仅租金一块就要亏40多万元;另一方面,又要“支出”用于山塘老街整治、改造。

双倍的“付出”,换来了群众的质疑声,却更坚定了平湖农开区、山塘村以山塘老街为支点,撬动“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打造和建设的决心。决心引领方向,努力成就梦想。从培育业态到丰富业态,山塘老街业态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连环跳,租金也从一开始的“垫资”转变为“增收”,今年租金有望突破230万元。

对内土地流转、盘活资源,对外参与“飞地抱团”、增加分红,是山塘村实现村强民富的“一体两面”。“山塘村以前只参加了3个‘飞地抱团’项目,收入在60万元左右。这几年,通过打造‘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发展山塘老街,进一步培养了村干部经营、发展的思维。”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说,目前他们村参加“飞地抱团”项目数量达到10多个,村集体增收140多万元。

资源盘活、土地流转、“飞地抱团”,一条条增收举措正是山塘村锚定“长三角共同富裕示范村”定位,持续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子。路子多且宽,家底厚且实。2021年之前,山塘村经营性收入不到百万元,去年达到317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万元。

2024-09-2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2657.html 1 3 增收创收,开辟共富新渠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