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中
作为一个平湖人,我对西瓜灯是情有独钟的。
迈入金秋九月,平湖人的西瓜灯情结开始浮起。如同寻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以虔诚的态度郑重其事地刻一盏瓜灯,是表达对瓜灯的尊重;以工匠的专业精神刻出一盏精美的西瓜灯,是一件足以在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间引以为傲的杰作。当孩儿兴致勃勃地提上一盏刚刻好的精巧瓜灯到街市里游走,引来阵阵赞美声,引来同伴羡慕的眼神,那肯定是无上的成功与喜悦。
郭沫若老先生在《天上的街市》写到:“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初秋的平湖城里亮起的一盏盏西瓜灯,仿佛就是郭老笔下的,天街上一颗颗闪闪的星星。
“此瓜只应天上有,瑶池蟠桃换西瓜”。平湖种瓜有百年历史,平湖西瓜曾经是皇家贡品。清康熙年间,诗人黄之隽来平访友,被西瓜灯吸引,欣然作诗以表赞叹:“瓣少瓢多方脱手,绿深翠浅但存皮。纤锋剖出玲戎雪,薄质雕成宛转丝。”把西瓜挖空内瓤,镂空瓜皮,点上短烛,就做成了第一盏西瓜灯。不断演绎到现在,平湖西瓜灯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于一体,不仅“光、形、声、色、动”五美兼具,还有“雕、挖、挑、刻、绘”五艺俱佳,精妙绝伦,被誉为“华夏一绝”,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受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央综艺频道中秋特别节目的邀请,平湖西瓜灯在晚会设置的“观灯游园会”上展出,有人赞叹道:“琼液流芳,霞膏融翠,飞光溢彩,一城灯火柔朦。”
这几年,平湖围绕西瓜灯的艺术文化系列活动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西瓜民俗文化,西瓜状元赛(擂台赛)、吃瓜比赛、刻瓜灯比赛、西瓜棋比赛、西瓜菜制作比赛等形式多样。
赛事丰富多彩,主角还是瓜灯,重心在瓜灯刻画。每年九月,平湖市政府都要组织刻西瓜灯大赛。赛前,市民都不约而同地报名西瓜灯雕刻培训班,过两天,他们就会带着自己的雕刻手艺,参加一年一度的千人刻瓜灯比赛。他们中不乏“90后”,甚至“00后”,有来自全市各镇街道,还有嘉善县、上海市金山区以及网上招募的西瓜灯雕刻爱好者齐聚一堂。他们拿起刻刀在瓜皮上飞舞,时而勾勒线条,时而精雕细镂,西瓜娃娃IP形象、东湖丽景、亚运吉祥物、动漫、人物、花卉、虫鱼之戏等独具慧眼、生动活泼的图案,在翠绿的西瓜皮上风韵别致地呈现出来。平湖西瓜灯,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雕刻完成,挖空西瓜内瓤,置入蜡烛或电灯,在灯火映照下,瓜皮上的美妙景物影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溶溶月光里,孩子们提着瓜灯一路玩耍,大的、小的、长的、圆的,像星星点火,又似游龙舞动,城市忽然间就灵动起来了;街市两边挂起一盏盏摇曳的瓜灯,仿佛摇曳着一个个饱含岁月积淀的文化符号,映着万家灯火,和谐相融,城市的气质品味一下子涨起来了。
平湖人自豪地说,一盏瓜灯“点亮”了一座城。当瓜灯亮起,平湖就是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品瓜、刻瓜、赏瓜灯的习俗一代代流传下来,已成为平湖这座小城最具“仪式感”的事情。
谁把甘瓜始琢成,瓜灯何时初照人?一盏盏西瓜灯,就是一个个童年,一份份亲情,一缕缕挥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