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王 芳
本报讯 诊室内空间宽敞、窗明几净;治疗室设施齐备、布置一新;健康科普角图文并茂、内容易懂……走进刚刚完成改建、投入使用的钟埭街道永兴村卫生室,眼前的各个场景,都体现着周边居民的幸福感。今年,我市将“完成3家以上村(社区)卫生室(服务站)改扩建任务”纳入了民生优享攻坚行动任务清单中。截至目前,钟埭街道永兴村卫生室、新仓镇杉青港村卫生室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另外乍浦镇天妃村卫生室迁建项目也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卫生室、服务站就像是村社区内的“健康便利店”,随时待命,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多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连续将其纳入民生项目,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通过持续提档,目前我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93家,配备工作人员291人,其中社区责任医生195名。真正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
除了“改扩建”行动外,城区的“标准化建设”同样成绩喜人。当湖街道作为主城区所在地,近年来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多措并举优化服务能力。“近期我们盘点了在近10年的标准化建设后,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变迁。”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良根表示,这些变化涉及服务站的覆盖率、站内的卫生专业人才配置以及群众前来就诊的情况。
据介绍,2014年当湖街道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一半以上未达到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城区部分居民小区还没有服务站覆盖。如今,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截至2024年6月底,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通过迁建、改建、新建等多种方式“全新亮相”,不但全部达到《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而且实现了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在医务人员配备方面,通过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等途径,如今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已完成医疗人才“大换血”,50多名医务工作者常驻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工作,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比超过75%,其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是接驳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这些小站点的医疗服务,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民生幸福,站点虽小,但责任却大。”市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健康科负责人潘美娣表示,通过多年建设,小站点已经释放出大能量,接下去他们还将持续用力,全力保障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