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说起新仓镇的“新农人”徐明,周边村民对他的印象都是专业、热心,经常用他丰富扎实的农业知识为村民在农业种植上答疑解惑,是大家心中的“农技专家”。
近日,记者初次见到徐明时,他正身穿浙江农林大学的校服,向村民讲述农作物施肥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更高效的方案。“现在我正在浙江农林大学进修学习,提升技能素养,同时我也会将学到的农技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分享给广大村民。”徐明说,目前他还在朝着高级农业经理人的目标奋进。
徐明与农业的结缘出于巧合,从他真正接触农业到现在已经有11个年头。刚接触农业时的艰辛让他认识到学习农业知识的重要性,此后徐明一有机会就努力学习。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农技知识培训,再到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学习直播电商……徐明的学习经历,涵盖了农作物的培育、种植、销售等多个方面,让他实现了“门外汉”到“农技专家”的转变。
徐明始终深耕农业创新。在红美人种植过程中,徐明将病虫害防治与施肥相结合,创新利用微生物肥料,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更好的施肥效果。新仓镇其他种植红美人的种植户时常来徐明的平湖市三里桥果蔬专业合作社,学习如何让红美人种植得更好。在帮助村民解决种植难题的同时,徐明还发挥电商优势,帮助周边村民解决销售难题。“通过电商渠道,去年周边村民种植的所有红美人都销售一空,今年我还将继续拓展电商业务。”徐明说。对于助农,他始终尽心尽力,面对如何提高水稻吹芽效率这个问题时,徐明抓住机会向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导师求教,再将吹芽技术教给村民,如今周边的村民人人掌握着一手高效的吹芽技术。
最近,徐明又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经营友联村的共富大棚。“我们要从多方面提高共富大棚的辨识度,在种植品种上,优先选择西甜瓜等培育经验成熟的产品……”徐明说,如何打造共富大棚,徐明心中早已有了谋划。
作为“新仓经验”的发源地,新仓始终围绕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加大对新农人的支持、培育力度,给予政策保障、要素支持,并加强平台打造,成立的“科技小院”、建设农业博士工作站等平台,让新农人在新仓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多措并举之下,一个个像徐明一样的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行者。新农人赵娜将传统花卉与互联网创新结合,将花卉销售渠道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我们在新仓已经种植了9年的花卉,2022年的时候线下市场低迷,我们抓住当时电商飞速发展的契机,开辟出了线上销售渠道。”赵娜说,去年他们实现线上花卉销售额67万元,还帮助周边30多家花农线上销售花卉。在带动周边花农开拓网络市场的同时,赵娜还帮助花农解决种植问题,带动周边村民月均增收1500多元,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农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