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培训不用考试”“电工证、焊工证、高处作业证都能办理”“证件全网可查、全国通用”……这样的机构正规吗?这样的话术你会相信吗?日前,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这样一起诈骗案,因虚假宣传特种作业操作证免训免考,以此骗取他人钱财,3名“办证能人”被法院判刑。
【案情回顾】
张师傅是一名电焊工,去年4月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工作。因焊工证即将过期,重新办证又需要回到辽宁,张师傅还没来得及重新办证。
去年5月下旬,张师傅刷短视频时无意间看到一条广告,对方称办理焊工证“不用来人”“可以异地办理”,这正好切合张师傅的需求。在添加一名“A技能报考中心-叶老师”的微信,查看了对方发来的类似证件后,张师傅便相信了,随即交纳了1180元的报名费。一个月后,邮寄证件的时间已过,张师傅却迟迟没有收到证件,发送给“叶老师”的消息也石沉大海,张师傅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事实上,按照正常流程,张师傅是需要本人亲自参加考试才能取得证件的。与张师傅一样,因为“免考”话术、为图“省事”而上当受骗的不止一个。
在天津工作的电工刘先生因为低压电工证即将过期,公司又催得急,在得知有机构可以安排专业老师代考后,转账1000元报名费,而后迟迟收不到说好的证件;平湖的小吴听信了该机构宣称的“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拿到一张正规的高处作业证”,与对方签订合同并转账1380元,最终收到的却是一家私人公司颁发的证件,无法在应急管理部门官网上查询到相关信息,最终选择了报警。
【法院审理】
市法院经审理查明,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被告人周某、赵某、严某分别成立公司,招募业务员成立各自团队,购买引流客户信息分配给业务员,业务员以“技能考试中心”“能办理全国通用、联网可查的特种行业操作证”“交200元可不用来考试”等话术,虚构交纳1380元、1180元、980元不等的金额即可办理各类特种作业操作证,骗取他人钱财。3名被告人带领团队或各自或合作,实施上述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涉案诈骗金额均达40余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周某、赵某、严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利用电信网络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系共同犯罪。3名被告人分别在部分共同犯罪中系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归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属坦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且均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
最终,市法院依法判处周某有期徒刑5年2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赵某有期徒刑4年8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严某有期徒刑4年4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法官提醒】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特殊行业实行准入备案制度所颁发的证书,分为电工证、焊工证、高处作业证、制冷与空调作业证四大类。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此类操作证之所以限定门槛,是因为特种作业危险性高,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无证上岗,对作业人员本身以及他人、周围设施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践中发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机构虚假宣传特种作业操作证包过、免考,甚至伪造证件;有的培训机构不按大纲施教,培训作假;有的考试机构监考不严,考培不分,纵容、参与甚至组织考生作弊;还有个别培训、考试机构相互勾结卖证。
为进一步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秩序,有效遏制特种作业操作证取证乱象,切实提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于今年3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专项治理。
法官在此提醒,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以及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行为皆属于违法行为。不要为图省事网上买证,网络上所谓“无需考试”的办证广告均系诈骗,有特种作业操作证需求的劳动者应当通过正规考证途径进行办理,切勿上当受骗。同时,也不要心存侥幸购买假证,购买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