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正值巴黎奥运会火热进行之时,2024年全国青少年U10棒球锦标赛近日在我市林埭镇的徐家埭棒球场热闹开赛,来自全国各地62支队伍的上千名棒球少年齐聚“中国棒球第一村”,纵情跑垒,挥洒汗水。这是我市近年来为擦亮体育名片、塑造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发展而承办的又一场大型体育赛事。
城市因赛事而火热,赛事因城市而多彩。一场场体育赛事给我们带来了强劲的“流量”。但是,举办一项赛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只是赢得“一场热闹”,显然不够。发挥赛事对消费、经济的“拉动力”,将赛事的“流量”变成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立足自身特色,靶向发力,在激活赛事经济上下功夫,推动体育与文旅的融合发展。
这几年,我市以围棋、马拉松、棒球等体育赛事为引领,着力做强品牌赛事供给,打造赛事旅游新消费。每年举办的“当湖十局杯”围棋快棋赛、浙沪乡村马拉松赛、长三角“田园五镇”农民篮球邀请赛等省级以上大型赛事,不但丰富了群众体育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体育竞技之美,推动了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也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赛场即是景点,比赛就是旅游”。此次在林埭镇开赛的这场全国性的棒球大赛,是嘉兴迄今为止比赛周期最长、参赛人员最多的单项体育赛事。大赛引来五湖四海的人潮,由此给平湖乃至嘉兴带来一波夏日文旅热潮,也燃动了全域旅游经济。据悉,由于本次赛事运动员数量众多,平湖市区的星级宾馆无法满足需求,食宿安排向外“溢出”至平湖乍浦镇、新埭镇等地。而住宿区域的拓展也给运动员和家长在赛事之余提供了周边游的机会。据估算,本次棒球赛将促进当地旅游业、服务业、零售业等行业的消费,带来约3000万元的营收,比去年翻一番。
实现从“流量”到“能量”再到“增量”的转化,不能只着眼于赛事本身,需要我们将单项赛事纳入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进行考量和谋划。林埭镇以棒球为支点,通过建设全国首个符合标准的青少年“乡村棒球场”,迄今已成功举办30余场国家级、省级棒垒球赛事,不但较好地打响了“全国棒球第一村”的品牌,也推动了本土服装、箱包、软木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积极参与设计制作棒球包、棒球服、棒球帽等系列文创产品,形成本土棒球产业链;农开区(广陈镇)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联合,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浙沪乡村马拉松赛,由此擦亮了“农业硅谷、农创高地”的名片,走出了一条“以赛事激活乡村经济,用赛事助推产业振兴”的共富新路。
赛事聚,产业兴。一项赛事,既是竞技也是经济。毫无疑问,当下,体育赛事已成为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激发体育深度消费的重要抓手。期待各地不断深挖赛事IP,着力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通过联动区域旅游、文化、美食、特色产业等资源,开发体育衍生品,持续提升赛事经济消费链条,真正做到以赛引流、以赛聚人、以赛促旅、以赛招商,拓展“赛事+”的延伸辐射效应,让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助推平湖这座5A级景区城不断出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