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时光荏苒。《嘉兴日报·平湖版》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跨越,都深深烙印着读者的痕迹。正是有了读者的陪伴与支持,《嘉兴日报·平湖版》的故事才得以更加生动,才得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刘宗德:《嘉兴日报·平湖版》是中共平湖市委的机关报。平湖人民从《嘉兴日报·平湖版》上了解平湖市党委政府贯彻上级部署的行动举措,倾听平湖建设现代化城市澎湃前进的脚步声。《嘉兴日报·平湖版》的记者们凭着敏锐的新闻触觉,撷取乡村振兴的美丽浪花,描绘出一幅幅春光烂漫的图画。当我想写诗讴歌平湖各镇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成就而又感到生活经历不足时,就从记者的报道里“讨救兵”。记者们的生花妙笔,启发我的艺术构思,给我很多帮助。
我撰写的理论文章和诗赋作品,常得到《嘉兴日报·平湖版》编辑的指导和支持。2010年,为参加省报业集团等四个省级单位联合主办的文化名城新赋大赛,我撰写了《平湖赋》。《嘉兴日报·平湖版》以当年平湖两会特刊的名义套色印刷刊发。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从此我的写作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我写了十四首七律 ,欢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平湖城市文明建设出现新的热点、亮点,我会及时用赋的形式,跟踪观察, 挖掘项目中的诗意。
请接受我献上的一瓣心香,《嘉兴日报·平湖版》,我的良师益友。
邓中肯:从《平湖经济报》到《平湖报》再到《嘉兴日报·平湖版》,因为情有所系,我们在三十年的日历里翻阅了一路的美丽景致。从半月报到周五报,因为文字相缘,我们在有限的版面里荡漾了无限的起承转合。从市府4号楼到虹桥路1号到梅园路1333号再到三港路1号,因为写编互惜,我们在逼仄的空间里拓展了宽阔的绝妙题材。
报纸名称已改,我对你的深情依恋不变;责任编辑已换,我对你的深沉情愫依旧;图文版式已变,我对你的恒久温度永在。尽管岁月将一头青丝染成满鬓灰白,虽然日光把两眼近视读成双目老花,却依然钟情于整版的字里行间,从头至尾,逐字逐句,甚至题图、插画和尾花。欣喜自己根植于那些版面上的生长,无论百字小说、千字散文还是万字史话,都见证了春华秋实、朝晖夕阴和稻棉桑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而今迈步从头越。清晨,打开那份报纸,便追随起时光的脚步,继续前行。
贾军礼:纸上芳华三十载,报界独秀金平湖。作为平湖市唯一的纸媒,我与《嘉兴日报·平湖版》结缘,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盛夏时节。我将初来平湖的新鲜见闻整理成文,惴惴不安地投给了“东湖·语丝”版面。没想到被编辑老师采撷了其中若干,以《平湖三章》为题,发表在了副刊的显著位置,这是我人生中发表的首篇散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但真正意义上和《嘉兴日报·平湖版》打交道,是在我主编《新秀报》时,因企业各类社会活动经常和报社的记者有联络,尤其是每年春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4月,报社还首次派出了记者与我们同行,从现场发回了带有“本报海南讯”电头的新闻报道,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博鳌记忆”。有一年我还有幸获得了报社的优秀通讯员,也终于有机会走进了东湖边的报社大楼。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值此平湖恢复办报三十周年之际,我要真诚地向曾经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各位编辑记者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
衷心祝愿《嘉兴日报·平湖版》勇猛精进、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