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我市“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启动后,燃爆夏夜。这是博物馆实行夜间开放后的首场活动,携手浙江自然博物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种子传奇”展览,吸引了近三千名市民和游客观展。
赏珍贵文物、看一回展览、品一方文化。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经过三次搬迁的市博物馆,不但外观大气磅礴,建筑面积有了大幅扩大,而且内部功能完备,精心打磨的《平湖历史文化展》《庄桥坟遗址考古展》等常设展陈,更是人们了解、认识平湖的重要载体。因此,走进博物馆,成为平湖人这两年最热衷的文化活动之一。
暑假到来,到博物馆打卡无疑将成为市民和游客,特别是孩子们的首选。然而,有限的开放时间却成了制约市民和游客充分体验博物馆资源的瓶颈。从前段时间取消个人“参观预约”,再到如今每周五晚上延长开放,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目的是为白天忙碌工作的市民和匆忙观光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感受别样博物馆之美。夜间开放的博物馆,给人们创造了与“文化”相遇更便利的机会。而对博物馆来说,夜间开放不仅能够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观展需求,延长他们的文化体验时间,还能有效缓解博物馆在白天时段的客流压力,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此次市博物馆携手浙江自然博物院正式启动了2024暑期“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对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无疑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利民之举。
事实上,不只是博物馆。这个暑期,平湖不少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都开启了“夜间模式”。东湖景区的音乐喷泉、露天电影,城区的水岸交融游线等,让市民在清凉的晚风中享受独特的夜间文化生活,更吸引了不少亲子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公共服务机构的“夜间模式”这一便民之举,给这个酷热难耐的暑期带来了一丝清凉,也为丰富城市“夜经济”形态,拉动文旅消费点燃了新引擎。
在酷暑时节开启“夜间模式”,是针对炎热气候作出的一种临时性、针对性决策,折射的是可贵的公共服务“意识”。我们期待平湖能有更多的“夜间模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夜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开展,点亮更加绚烂的城市文化夜空,让平湖的夜色更亮,百姓的夏日“夜生活”更具文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