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巡回审判,把法送到群众“家门口”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是超过法定利率上限的利息也应依法予以调整。”近日,在新埭镇星光村“共享法庭”内,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巡回审判正在进行着。

该案中,因为急需资金周转,被告向原告借款10000元,出具了相应借条,载明月利息3000元。而后,被告仅归还了3000元,在借款期限届满后,被告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由此成讼。

对于老百姓来说,民间借贷纠纷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纠纷之一。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对于民间借贷相关的法律问题仍不够了解,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利息限额、诉讼时效等。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类案治理成效,市法院新埭法庭将该起案件庭审现场搬进村里的“共享法庭”,让村民们直观了解庭审、认知法律。

“咱们乡里乡亲之间有急事要借钱周转,一定要规范写好借条、约定利息,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庭审结束后,法官面向旁听群众开展了一次现场普法,介绍了民间借贷关于利息限额、诉讼时效的规定,解答了村民关于分家析产等常见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

巡回审判不仅是群众解决纠纷的平台,同时也是一次身边的法律课堂。今年以来,市法院多次走进镇街道、村社区、行业市场等,通过一场场巡回审判活动,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6月25日上午,市法院乍浦法庭在乍浦镇矛盾调解中心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巡回审判活动,专门针对涉羽绒买卖合同的纠纷案件进行审理。

庭审过程中,原告、被告双方各自阐述了自己就案涉买卖合同的意见,法官总结归纳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并深入讨论了案涉买卖合同的主要问题,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争议解决等。最终,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原告、被告双方达成了和解。

在巡回审判过程中,乍浦法庭庭长桂振中发现,有不少群众反映自己在签订合同前对相关条款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为此,法官就此开展了专题普法活动。

“大家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纠纷。同时,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尊重对方的权益。”对于违约问题,法官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法律对违约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方式,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将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等。通过释法明理、普法宣传,群众对买卖合同的基本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2024-07-1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73196.html 1 3 巡回审判,把法送到群众“家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