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股份分红+善治积分” 撬动农村全域秀美的探索与实践

■ 当湖街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2035年的总体目标之一,再一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自2018年当湖街道通界村于全省首创“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后,街道不断深化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并与全域秀美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全域秀美依然存在不少痛点、堵点、难点。本文围绕当湖街道以“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撬动农村全域秀美的探索与实践,梳理现状、分析问题,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更好提升全域秀美工作水平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开展全域秀美是顺应大趋势、对标高水平的生动实践。2023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专门作了重要批示,“千万工程”20年来的全面实施也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环境面貌。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因此,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秀美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

(二)开展全域秀美是服务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有效路径。2023年平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全域秀美,提颜值、赋价值,展现美丽镇村新面貌。以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引领,持续推动风貌提升、建设提档、产业提质,促进城镇各美其美、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化全域秀美顺应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三)开展全域秀美是治理脏乱差、提升幸福感的关键之举。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大幅提升,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和红利。由此,也让群众对农村环境提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配套设施提升的呼声越来越大。只有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域秀美,有效整治农村环境治理不平衡、长效难保持等问题,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

当湖街道现共有行政村8个,自然村落110个,村民小组81个,农户4720余户。自2018年以来,当湖街道始终把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以农村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全域秀美行动。2019年于全市首创全域秀美现场比拼赛机制,通过周周比拼、村村不落的方式,看现场、比实绩、找差距,积极营造各村“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工作氛围。同时将该项工作与“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相结合,以奖惩挂钩的形式激励村民自治。

虽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仍然存在,如自然村落间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不平衡、临河搭棚养禽易反弹等。在全面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街道积极用好“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将全域秀美等更多内容与村民自治激励挂钩,努力形成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依法依规。一是修订章程、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各村修订完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明确集体净收益分配除按股权分红外,可按积分激励;修订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乱搭乱建等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实行乡村治理农户积分制管理。二是股份为主、积分为辅,守住改革底线。依法保障农民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实行按股份分红为主、积分激励为辅,做到惩罚措施不侵害农民合法权利,不剥夺农民依法享有的政府补贴和集体收益。三是实行“十二步”工作法,规范操作流程。对接村级小微权利清单,将“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分“十二步走”。同时,村党组织书记负主体责任,把握实施中的廉政大方向,邀请“两会三团”(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议团)为股份分红创新工作提意见、出点子,参与到监督研判过程中,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等代表全程参与,形成群策群力格局。2023年,各村在此项工作中共征集意见建议98条,解决基层群众质询约115人次,均给予答复。

(二)深化积分管理,确保公平公正。一是明确积分规则。积分以户为单位,实行年度动态管理,年度积分为“基础分100分+加分-减分”。同时各村结合实际及中心工作,动态调整积分项目,如通界村在街道原加分3大类14小类,减分3大类10小类外,又融入全域秀美加减分,按三项重点工作、三个重点区域为标准,设置6个指标进行加减分,如房前屋后、农村生活污水、田间地头、河塘沟渠等情形。二是强化日常评分。即各村以党员先锋站或自然村落为单位,成立由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普通村民等组成的评分小组。如通界村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50名成员组成评分员库,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带队每月随机抽取25人,分5个组进行线下检查、评定积分,并对存有减分情况的农户发放整改告知书,责定两周内完成整改可免除减分,并开通情况质询渠道。三是公开评分结果。按照“公开公示、互相监督”要求,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评分结果。每个村民也可以报名参加每月积分评定工作,每月各个自然村落也会及时公开公示垃圾分类正确率、善治积分加扣分情况,村公示栏保持动态更新,让每个村民都能实时了解。

(三)拓展积分运用,推动共建共享。一是探索积分智慧管理。顺应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全市搭建的善治积分数字化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在线下通过实地查看并将照片实时上传,在线上进行实时动态评分;村民可通过手机终端“善治宝”微信小程序动态了解自己的积分加减明细、问题点照片、村内排名、可享受的权益及认领村发布的志愿任务包等,提高村民对“善治积分”的知晓度、认可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域秀美等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度。二是有效联动金融授信。强化积分管理成果运用,把乡村治理与信用建设有机结合。联合平湖农商银行推出“善治积分贷”业务,以善治积分高低排序,确定“善治积分贷”的申请程序和授信标准。对积分60分以上的股东户按照善治积分分值进行四个档次的金融授信,最高达50万元,贷款利率比普通农户信用贷优惠20%—30%。截至目前,用信5户,共发放贷款85万元,平均每户较一般贷款可减少利息支出约6000元。三是推出特定服务待遇。创新探索全社会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对接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水务集团、公安局、农商行等部门,为积分靠前的农户提供特定服务项目和优惠待遇。如通界村积分前10%的69户农户享有农资卡、公交卡、乡村旅游卡、水费优惠卡、交通违章消分、银行业务贵宾卡等服务待遇8项。

“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的运用,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秀美中农民主体缺位的问题,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性、积极性日益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格局加快形成。

(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通过“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的撬动,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房前屋后、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3年,街道各村共召开组长、社员代表等各类会议79余次,1359户主动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全域秀美问题750个,其中拆除不规范搭建鸡、鸭棚55个,清除露天粪缸15个,垃圾分类准确率直线上升。

(二)自治动力全面激发。通过股份分红与善治积分挂钩的方式,有力破解了“干部做、群众看”的难题,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和比学赶超的意识,将人居环境整治由“村里事”变成了“家家事”。2023年,全街道共计3095户社员参与“善治积分”考核,其中因垃圾分类率高、环境卫生整洁等原因加分的有2150户,计25689分;因毁坏绿化、乱种植乱堆放乱搭建等原因减分的有895户,计4568分。

(三)干群关系越发紧密。在“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撬动全域秀美的探索实践中,干群之间也形成了常态化的走访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团结。如在村民齐心协力参与村级事务、纷纷贡献“金点子”下,通界村村总收入由原来的516.55万元增加至750.91万元;通界村的综合考核排名也从原来的“中等偏下”提升到了“数一数二”的层次,稳坐“优等生”的位置。

“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撬动全域秀美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促进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部分行政村因被划入城市开发边界或划入铁路建设等市重大项目规划区,政策、土地、规划等因素对村经济发展壮大制约越来越大,甚至难以再发展,整体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市。而“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的运用主要基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强村计划中,做大做强分红盘子,在扩大分红覆盖面的基础上,提升分红的质量成为摆在各行政村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全域秀美城乡协同推进不够。目前,“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在各行政村全域秀美等工作中运用较为顺畅,但在村社联动、城乡协同推进过程中,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身份的认定还是分红的发放相对更为复杂,前期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效果不大。因此,如何引导调动进城居住的股东投身城市发展、文明城市巩固及自身素质提升的激励措施和内生动力还有待研究深化。

(三)常态长效机制有待深化。虽然全域秀美成果有目共睹,但是整治长效常态仍旧难以保持,一些已经完成整治的村庄和创建成省级、嘉兴市级示范的村庄,“脏乱差”反弹时有发生。如何提升群众认可度、参与度,让善治积分更具操作性,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保持长效性还有待思考。

(一)做强集体经济,提升激励效果。立足区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强村公司运营管理,通过盘活辖区土地、腾退厂房等资源,探索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郊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强村发展资源,尤其是城市开发边界内的优质资源,在项目开发、用地供给等方面通过“一事一议”、合资合作等方式,谋划发展码头、加油站等“集体+”共富项目,真正把近郊优势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力增强分红的底气和基础,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

(二)加强协同联动,扩大覆盖范围。以乡带城,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区域、新对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扩大“善治积分”覆盖面,使该模式更能让村民(市民)接受,更充分地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尤其是城市拆迁安置小区,注重村社联动,根据已撤建制村经济合作社的实际情况,紧密对接其股东所居住的拆迁安置小区,由村经济合作社授权委托社区进行“善治积分”评定,触动城市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真正做深“城乡”联动式基层治理。

(三)坚持常态长效,推动善治久治。优化考核评价,有效对标上级要求,深化全域秀美比拼机制,丰富推广优秀典型,切实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保持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及时对评分细则进行修订完善,对加减分项目作出调整,对部分全域秀美撬动效果不明显的村落,加大杠杆撬动筹码,尝试通过适当减少劝导员、巡查员,加大对全域秀美高分户的奖励,确保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的梯队,全面调动起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能动性、广泛性,进一步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深入开展全域秀美的背景和意义

二、当湖街道全域秀美基本情况

山美水美 居国华 作

六、思考和建议

三、当湖街道“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撬动农村全域秀美的做法

四、取得的成效

2024-07-1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72544.html 1 3 “股份分红+善治积分” 撬动农村全域秀美的探索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