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疏堵结合守护暑期安全

■谢付良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连日来,我市各地结合暑期“春泥计划”活动,纷纷组织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将防溺水宣传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守护暑期安全。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对孩子们来说,玩水是释放天性、享受清凉的最佳方式。然而每年暑期,不少地方时有发生学生溺水的悲剧,给家庭造成难以磨灭的伤痛。预防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为孩子撑起暑期“安全伞”,要疏堵结合。

“堵”漏洞要严格细致。“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经常性地开展防溺水教育,提高孩子及其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加大巡查力度等。这几年,我市各地通过建立学校及相关部门和镇街道、村社区常态化的宣教和巡查机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市公安局挑选精干警力组建了无人机指挥系统,充分发挥无人机跨空域、全方位的优势,形成“立体巡查”模式,扩大巡防覆盖面,不断拓展水域视频监控和智能感知覆盖面,对重点水域周边进行24小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对溺水事故的预警能力。

拉紧夏季防溺水这根安全弦,光靠“堵”还远远不够,“疏”更是一剂良方。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只堵不疏,强制禁止孩子触水玩水,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个别孩子转而寻找更加隐蔽、危险的地方游泳,增加溺水风险。只有在“堵”的同时加强“疏”,才能事半功倍,让孩子们收获安全与快乐。如何“疏”?其实方法比“堵”更多。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每到暑假,平湖各地都会向广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游泳场所,开展球类、棋类、舞蹈类等体育项目培训,这其实就是很好的疏导。像最近开放的明湖小三亚,就成了孩子们戏水畅玩的好去处。

事实证明,当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能够获得正常满足,精力可以获得充分释放时,自然不会铤而走险,去危险水域野泳了。当然,这些免费游泳场馆的清洁卫生不能打折扣,需确保水质达标、设施完善。如果有条件的地方,在救生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开放一些公共水域供孩子们游泳,必然对孩子和家长产生更大吸引力。总而言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天性,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从预防和细节抓起,引导帮助每一个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敬畏生命,让他们在安全的空间里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2024-07-1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70918.html 1 3 疏堵结合守护暑期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