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郑凯欣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是新仓镇中华村党委书记谢微叶自2022年任职以来始终坚守的理念。
初到中华村,谢微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装进随身携带的小包内,开始了挨家挨户地走访。“我相信只有走进村民家中,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谢微叶说。
在下村走访中,谢微叶听到最多的就是农民建房难问题。“我们家的房子好几十年了,房顶一直漏水,修也修不好……”每每这时,谢微叶都会拿出笔记本,将村民的话记录下来。了解基本情况后,谢微叶又一次次跑部门,找相关负责人汇报村民建房的难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华村终于争取到了196个宅基地的新社区指标,解决了百姓心头大事。看着村民脸上露出的笑容,他心里的一块巨石也落下了。今年4月,随着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的完工,100余户村民开始紧锣密鼓地建造新房。施工现场,也常常能看到谢微叶“监工”的身影。
住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成了萦绕在谢微叶脑海的一个新问题。“村里有困难户50多户,还有残疾户200多户,先要解决他们的困难。”谢微叶说。说做就做,两年来,西张家宅基共富工坊、净菜初加工共富工坊陆续成立,累计吸纳灵活就业人员80余人次,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白天是共富车间、晚上是连心驿站”成了共富工坊的真实写照。今年,谢微叶又有了新想法。“计划依托净菜初加工共富工坊,谋划一个种植、加工、批发、配送、销售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谢微叶说,村里还朝着“一个网格一个工坊”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于是,谢微叶又化身为村里的“招商员”,对接适合该村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上个月,由村经济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一体化项目正式完工。这是谢微叶与村内企业跑了湖州、海宁、上海等地结出的果实。“我们与镇级强村公司、运营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发展村政企多方合作新模式。”谢微叶说。项目投入使用后,村经济合作社将会收到租金收益、保底收益、分红利润、帮扶基金“四笔分红”,解锁了一个共富新渠道。
一套“组合拳”下来,今年中华村的经营性收入将增加70万元左右。谢微叶翻着手中的笔记本说:“我会继续全力抓好基层党建,把村民的事一桩桩办好,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