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为哪般?

今年还将新增改建193个点位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俞强美

电动自行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捷,但乱停乱充、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乱象也给城市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让大家更安全、方便地充电,今年5月中旬,我市成立了首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示范点,首批示范点共7个。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些先行先试的示范点使用情况如何、车辆是否规范停放、群众反响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示范点使用情况良好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钟埭街道的小桥人家小区。作为首批示范点之一,这里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点位设置在小区进门右侧。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点位上加装了雨棚,挨着雨棚顶下方装有自动喷淋系统,现场一眼可见4个干粉灭火器。整个点位面积不大,可以满足40多辆电动自行车停放,配有36个充电插口,棚内车辆停放有序,而小区其他区域也没有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这样很方便,我们不管是停车还是充电都很规范,而且停车棚新增了监控摄像头,很安全。”居民王大爷告诉记者,当时加装这个集中充停点居民都比较支持,特别是最近梅雨季,多雨潮湿,飞线充电等比较危险,集中充停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市中医院的东北角是另外一个示范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是公共场所,这里的停车棚面积比较大,充电插口、悬挂式快充机、喷淋系统、灭火器等配置一应俱全,立柱上张贴着安全告示、标示了灭火器位置。由于当前集中降雨天气较为频繁,这里的保安也加强了巡逻,确保充电安全。“目前,医院职工都能主动将车停放到这里,前来看病的患者,经过现场引导,对示范点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现场保安说,这个集中充停点位还制订了单独的应急预案,确保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处置,安全更有保障。

打造“疏堵”样板

“首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示范点落成,一方面是方便示范点周边群众安全停车、充电;另一方面是打造示范样板,以‘疏堵结合’的治理模式最大限度消除辖区内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市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干部夏嘉淇这样解读示范点的建设意义。过去对于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现象,一般采取的措施是检查、劝导、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反复出现问题的点位给予一定处罚,始终没能从根源上解决家家户户的实际问题。夏嘉淇表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停,不但要告诉群众“电动自行车不能这样停、这样充”,更关键的还是要让群众知道“应该在哪儿停、在哪儿充电”。

今年4月,为规范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建设,实现充停、充换场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目标,省住建厅发布了《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建设技术导则》。我市的首批示范点根据导则以及本地实际进行打造,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打造独立停车棚,在住宅楼附近,安装独立的喷淋、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设置,小桥人家小区、市中医院打造的就是这类示范点;另一种是附建式充停场所,对高层建筑架空层进行改造,增设安全充电设施和消防设施,点位内嵌在建筑中,例如市区玫瑰湾小区就打造了附建式充停点。

示范点建设将继续铺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7个示范点的建设引起了较多关注,有了先行先试的经验,也给其他小区、单位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参考。“5月中旬,我们举行了一次现场会,邀请了全市所有的物业公司代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一同对示范点的好做法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寻找电动自行车规范充停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方式。”夏嘉淇说,同时以首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示范点建设为起点,今年全市还计划新增规范化集中充停场所81处,改建112处。

对于电动自行车规范充停管理,我市将在扩面的同时,加强对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私拉电线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真正从“疏堵”两面筑起群众安全“防火墙”。市消防部门也呼吁广大电动自行车车主,自觉将车辆停放在集中充停场所,共同维护自身及邻里的安全。

2024-06-27 今年还将新增改建193个点位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67209.html 1 3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为哪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