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 婕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黄埔军校同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系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的爱国群众团体,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反对“台独”分裂、推进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学习这一指示时,我回想起了我的爷爷祁铭浦也曾经是黄埔军校的一名战士。
我的爷爷祁铭浦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但我们至今还保存着爷爷生前留下的几件遗物,一件是爷爷在抗战时期,参加湖北宜昌战役中被日军炮弹击中,留在左肺叶里66年的一片炮弹片;一件是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部主任谭政、副主任陶铸签发给我爷爷的《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原国民党军队人员回籍证明书》、198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发给我爷爷的《起义人员证明书》,以及黄埔军校纪念章、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证。爷爷生前说,我年轻时做过两次选择,一是在亲眼目睹日寇从平湖金山沿海登陆后,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于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情怀,爷爷于1939年8月考进黄浦军校并投身抗日救国战斗。二是在平津战役中,于1949年1月果断选择了参加北平和平解放起义队伍。爷爷说,这两次选择对他来说,此生没有虚度。如今,每每看到爷爷给我们留下的几件遗物。回想爷爷曾经走过的人生之路,作为后人,我们也为爷爷一生中的两次选择感到自豪。
我爷爷于1920年3月2日生于温州永嘉县,那个时代的旧中国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因为我的祖爷爷一直在平湖乍浦经商,所以爷爷10岁那年就和母亲一起从温州永嘉老家来到乍浦镇生活,居住在乍浦镇东大街。爷爷12岁那年就读于乍浦小学,16岁小学毕业后,于1937年秋考入嘉兴初级中学。爷爷生前告诉我们:1937年11月5日黎明,乍浦遭到雷阵雨般的大炮轰击,震耳欲聋,随后就闻知日军大队人马已在距乍浦不远的全公亭与金山卫之间实施登陆,乍杭嘉湖地区即告沦陷,乍浦和嘉兴到处都是日本兵,日寇沿路烧杀,所过之处尽成焦土与屠场,尸横遍野,百姓受苦受难。当时,爷爷就读的嘉兴初级中学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西迁至丽水碧湖,爷爷也转入了当时的浙江省抗战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就学,当时也叫“浙江省战时青年训练团”。
我爷爷是位有家国情怀的人,他在嘉兴初级中学学校西迁前,决心投身抗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1938年3月,爷爷刚满18岁,他在结束了“浙江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的学习后,毅然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国民抗战自卫团队集训班。
1939年1月,爷爷在浙江省国民抗战自卫团队集训班结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浙江省国民抗战自卫团队总司令部特务团二营五连当见习官,正式投身抗日救国工作。同年8月,爷爷考入黄埔军校湖北武汉(武昌)分校,进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第二分校17期7总队步科三大队十中队训练。1940年3月间,爷爷在黄埔军校湖北武汉(武昌)分校集体加入国民革命军,1940年6月1日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担任少尉排长。当时爷爷刚满20岁,算得上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军人。
1941年中秋,爷爷参加了对日作战的湖北宜昌战役。为了阻断日军入川的线路,爷爷带领一支队伍与日寇争夺阵地,在黄花乡与日军展开频繁的拉锯战。爷爷所在的部队在宜昌战役中与日军对峙作战了3天3夜,在一次争夺阵地战时,日军的一颗炮弹打来,爷爷不幸被炮弹击伤,在战地医院急救后,转入后方的四川省万县重伤医院治疗。由于当时战事紧张及军队财力极度困难,医药供应不足,爷爷手臂骨折虽然医好,但留下了终身残疾,而被日军炮弹打入他胸部左肺叶里的一块1公分大小的弹片,由于当时医院没有透视设施检查,直到伤口自然愈合也没有发现。
宜昌抗日保卫战,爷爷因为立了战功,所以,1943年爷爷伤愈后被调到当时的国民党重庆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队第八队任中尉区副队长,1944年,又调教导队任上尉区队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时的国民党重庆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队裁撤后,集体编入国民党重庆第五军官总队。1947年,爷爷被调到北平,在傅作义部队第16军109师军官队任上尉队长,派在军士队训练军士工作。1948年秋又被调入326团做上尉教官工作,后又任326团少校团副官。
让爷爷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在北平傅作义部队326团时,爷爷又有了一次人生选择,成为了北京和平解放起义中的一员。爷爷生前回忆起在傅作义率部队起义北京和平解放时,他十分兴奋,北平和平解放前夕,爷爷刚刚调任326团少校团副官。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这个消息传来后,我爷爷和驻守在北平城内的军队开始到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到1949年1月31日,驻守在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全部移动完毕,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0师进驻北平城内,接管防务。傅作义的部队全体官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我爷爷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随后,爷爷在北平郊区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这三个月的学习中,爷爷深刻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49年5月,爷爷因为伤残原因,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首长提出志愿回乡,部队首长根据我爷爷的伤残情况,批准他作为国民党起义人员志愿回乡务农,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部发了起义回籍证明。
爷爷回到平湖乍浦后,政府按照参加北平和平解放起义人员政策,给我爷爷分了田地,从此,爷爷一直在乍浦镇先锋村务农,与我祖母结婚并养育了我父亲姐弟5人。
1983年爷爷因病做肺部透视,医生发现爷爷左肺叶里有一块1公分大小的炮弹片,算起来,日军的炮弹片深藏在爷爷胸部左肺叶里整整40多年。
1983年,我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临行时,爷爷说:“从军报国是每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为保家卫国多作贡献。”
2013年,我也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女兵,就这样,我家成为了三代军人之家。
1985年9月2日,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浙江组在杭州正式成立, 1986年,按照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向浙江、福建、上海两省一市省市委统战部提出的关于地(市)一级设“联络组”,县一级设“联络站”的意见,杭州、嘉兴等8个市和丽水、台州两个地区分别成立了联络组。我爷爷成为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浙江省嘉兴分会会员。
2007年,爷爷因病过世,根据爷爷生前遗愿,在爷爷火化后,我们取回了遗留在爷爷左肺叶里66年的弹片,作为对爷爷永远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