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眼下正值汛期,我市各地各部门以“汛”为令、闻“汛”而动,抓细抓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举措,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闭环整改,全面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
防汛救灾重在“防”。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必须坚持预防和处突相结合,以举措的确定性应对汛情的不确定性。平湖处于杭嘉湖平原东侧,地势较低,每年的汛期气象灾害总体较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尽管多年来城市的防洪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区范围外扩、生产要素集聚,部分地块尚有防涝缺陷,一旦遭遇极端气候,局部地区易受洪涝灾害。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把防患措施做细致、做周全、做到位,汛情来了才能从容应对。
防汛救灾关键在“减”。早在汛期到来之前,我市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防汛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对海塘、城防工程、农村圩区、水文测站和在建水利工程,以属地自查、县级抽查、回头看检查等方式开展多轮次检查。对于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完成了全面整改,做到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防汛救灾核心在“救”。提升救灾的能力,需做实平时之功,凝聚应急之力。今年,我市充分发挥市防指办综合协调职能,全面落实各级防汛防台责任。同时,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通过完善“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数字化系统,以智慧赋能,提升监测预警、高效闭环处置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各项应急举措落实到基层,真正做到靠前指挥、严阵以待,确保关键时刻拉到出、派用场,不断提升汛情精准防范的能动力、应对性,筑起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防汛防台是一场大考,既考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考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相信,只要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防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灾害防御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就一定能确保全市人民安然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