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一直在路上

■世外经开小学 张晨婷

我的班上有个脾气比较倔的男孩,每天上学的时间段里,都会由保安或孩子妈妈,通知我到校门口去接他。

第一次他不肯进校门的时候,是我软硬兼施把他带回来的,那时候我觉得这不算麻烦,有不少孩子刚开学确实会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次他不肯进校门,是因为妈妈给他换了个新书包,他是个念旧的人,新书包太重了,没有被妈妈洗了的旧书包用起来顺手,所以耍脾气把书包扔在地上,还踢在边上不肯进校门。我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依然不肯挪动半步,那天门口正好有位高年级家长来给孩子送东西,看我俩僵持不下,就作势要把他的新书包扔垃圾桶里,他马上乖乖跟我进了校门。

当第三次他又不进校门时,见到他我就先批评,他无动于衷,最后还是我的搭班朱老师出马,一手拿着他书包,一手拉着他,用一声怒喝震慑住了他,才让他走进了学校。看来还是我没有找对方法。

第四次他不进校门,是因为他爸早上吓唬他“不听话把你送外面晚托”,而他为了表示反抗,所以又不肯进来了。于是我便成了他爸妈的保证人,不会让他去外面上晚托的,但他得跟我保证以后都高高兴兴进校门。他迟疑着被我牵进了校门。

不进校门的原因还有很多:穿了一双新鞋,可是新鞋不合脚,让他不愿走了。“你挑的魔术贴运动小白鞋挺好看的呢!新鞋子需要适应几天才会舒服的……”在我对他新鞋的赞美中,他释然了,拒绝了我帮他拿书包的提议,踏着轻快的脚步进入了校园。

因为堵车到校晚了,因为早上的饭菜不合胃口却被逼着吃饭,因为妈妈没有买新口罩,因为牛奶的吸管掉了没喝到牛奶,因为今天穿的新款夏季校服没有旧的舒服,因为周末摔了,因为戴了个弹力网帽觉得丑等等原因而皱眉不肯进校……但幸而去接他的过程一直在缩短,他的表现也在好转,到学期末,孩子只需要听着三两句劝说,不再那么勉强,不需要强牵着,能自己小跑在我前面进校门了。我觉得这一切麻烦都是值得的。

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有脾气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正确引导。在和孩子妈妈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父母极宠和极怒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问题的,孩子的这些行为也挨了妈妈不少揍,后脑勺也是因为和爸爸争执被拉下车而磕破的。在和家长的联系沟通中,我把专业的建议和联系方式转达给了家长,帮助改善他们的家庭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站在学生一边,站在家长一边,每一次和学生或者家长交流,都要检视一下自己的态度,最端正的态度应该是,我说话做事,不是对付你,而是为了你。同样是批评教育,态度不同,立场不同,说话的方式方法就不同。为了教育学生,话语中肯定会有很多指责、埋怨,得到的可能是抵触。但是,如果俯下身子,“变成”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帮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换来的就是信任和感激。同时,我也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给他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进取心,引导并激励他有所进步。一个班级里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那些让你头疼的孩子能帮助你真正领略教育的真相,赞赏、帮助、耐心真的很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路上。

2024-06-2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64983.html 1 3 一直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