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聚焦

“产业+就业”

“一盘棋”强村富民

新仓镇中华村农业资源再生利用中心项目是今年新仓镇的重点共富项目之一。原本,这里是临时的秸秆堆放场地,不仅会产生扬尘,偶尔还有臭味飘出。如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助力实现强村富民的“宝地”,是什么让它华丽转身?“以前我们的秸秆只进行初加工,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低,还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找方法更好地利用这些秸秆,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增收。”中华村党委书记谢微叶说。

壮大村集体经济,不能坐在家里“等食来”,而是要主动出去“找食吃”。带着强村富民的明确目标,谢微叶化身“招商员”,与村班子其他成员一起走出去跑市场、找项目。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农业秸秆资源化处置中心项目。此后,中华村一方面和项目方加紧沟通联系,另一方面跑市场了解实际情况,同时也到周边热电厂了解燃料市场需求。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预估后,中华村进一步完善了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建设,不断赋能强村发展。

据了解,农业资源再生利用中心项目包括两个设施用房,分别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和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农资再生利用中心由新仓镇8个村共同投资成立的芦川兴农强村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合资建立运营公司,进行农业资源再生利用中心的运营,主要通过秸秆深加工后卖给热电厂实现收益,然后进行分红,保守估计每年至少可以让村集体增收120万元。”说起未来的广阔前景,谢微叶充满期待。同时,该农资利用中心还将面向周边农户和低收入群众等提供20余个共富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要素纳入村规民约及“善治积分”体系,也营造了农户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围。

高频联动全方位,为的是盘活秸秆利用功能拓展这“一盘棋”。通过政府、企业和村社区等多方协同联动,不断拓展秸秆利用内涵外延,为秸秆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保障。

一方面,“宣”“管”联合压实责任。在夏收、秋收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理念深入人心。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强化闭环管理,实现责任落实不缺失、巡查监管不松懈,切实构建秸秆露天焚烧“1530”高效闭环处置机制,2023年至今平湖实现省级秸秆焚烧“零通报”。另一方面,村企联手助力共富。支持优质资源采用“集体+”建设模式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有机结合,由村集体投建秸秆收储利用基础设施,引入第三方企业生产运营,强村公司参股投资后期运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创新攻坚的奋进征途中,市农业农村局把目标瞄得更高更远,在争创省级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的赛道上倾注更多智慧和力量。“平湖市将深入推进秸秆产业化高值利用能力建设,优化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布局,加强技术推广和实验监测,在项目、资金、土地等要素上统筹保障,为全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建设美丽田园贡献更多平湖力量。”平湖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建军说。

2024-05-17 “一盘棋”强村富民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54922.html 1 3 “产业+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