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焦引才数量到坚持产才融合,平湖人才工作理念正在不断更新蝶变。
这些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发展,逐步构筑起一个产业集聚、紧密关联、配套完善的产才融合发展生态圈。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正加速科创资源融合发展,扩大平湖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经过周密的谋篇布局和深耕细作,高能级平台也已扎根城市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产业提档升级、科技创新支撑注入源头动力。
2022年,毛军发院士工作站及长三角射频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之后,中物院596长三角创新中心、嘉兴南湖学院平湖研究院、赛迪平湖科创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相继签约落地,进一步扩展了创新开放“版图”,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科创生态。清华长三院平湖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平湖新材料研究院、航天科工二十三所平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开展院企产学研合作的脚步也铿锵有力,去年共与企业联建实验室(研发中心)4个,院企合作项目13个,为企业提供服务300余次,“科研成果,平湖转化”的蓝图正在加速兑现。
创新平台的加速落地,推动人才“磁吸效应”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一批由民营企业“提档升级”衍生而来的人才创业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赋予全市小微企业园“人才和创新”的属性标签。
“虽然和平湖‘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在与当地政府和园区负责人的一次次交谈中,让我深刻意识到这里是个创业创新的好地方。”最近,上海发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健正考虑将总部从上海转移到平湖,在这里,他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广阔蓝海。
郝健是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去年,他带着氟万利新材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当湖街道蒙士特数字智能智造产业园,开启了电子封装与共型覆膜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全新篇章。
作为一家由传统服装企业改建而来的小微企业园,蒙士特产业园为何能吸引郝健的目光?“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对于企业的管理也非常规范。”郝健如是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园区成立了嘉兴蒙士特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为企业生存发展“把脉问诊”、保驾护航。园区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已吸引入驻项目12个,入驻率达85%,自主培育的2个人才项目成功获评嘉兴市级和平湖市级荣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正如栽树,“培土、浇水、剪枝”一样也不能少。平湖人才工作深谙此理。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产业发展布局,全面搭好建强科创平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据了解,目前我市累计设立院士工作站19家,连续3年培育入选省领军型创业团队,“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