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建设的现场,也是基层治理的考场。如何在“四个统一”中答好考题,新埭有着自己的智慧。
走进星光社区三期农房统建项目施工现场,灌混凝、搅水泥、刮腻子……木工、泥工、瓦工们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农房统建新模式下,如何让农民住得放心、住得经济、住得舒适?新埭镇将首个统建项目作为基层治理的示范,先行先试、三管齐下,积极探索形成基层治理新模式。
“‘工地开放日’这个制度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之前发现的卧室中间构造柱涨模情况现在都已经解决了。”
“我们之前看了觉得砂浆配比有点低,当场提出后隔天就收到了加强砂浆配比的方案,感觉诉求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像这块地方的话是属于老河浜淤泥堆积地,作为宅基地来说土壤条件肯定会比较差,发现后也是经过了重新测量打桩,检测合格后才进行了施工。”
这些声音,来自参与星光社区三期农房统建项目“工地开放日”的村民代表,走进现场、提出问题、监理回答、书面整改……开工以来,为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增强农民参与度,从房屋打地基开始,到后续每层楼板完工、结构结顶、墙面粉刷等施工节点,基本上每半个月,项目都会邀请村民代表进场了解农房的建设进度、建设品质以及现场建筑垃圾清运等相关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而村委会、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等会在第一时间根据村民代表反馈的信息做出整改和回复,确保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就提前化解施工问题,有效降低农民建房的矛盾。截至目前,已设置“工地开放日”5次,累计邀请70名村民进行参观,提出问题6个,目前已全部解决。
“其实关于农房统建,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两个点,一方面是房屋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房屋的造价。”新埭镇星光社区农房专管员胡付生在带领记者参观星光社区三期项目建设现场时说。
如果说“工地开放日”是为了让大家亲自把关农房建设的质量,那么“农民建房答复会”就是为了大家心里能有一本“明白账”,让大家清楚了解钱到底都花去了哪里。
4月7日,新埭镇星光村村民委员会召开了一场农民建房答复会,就农户关心的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收费标准、质保合同以及建设过程中具体事项的变更等热点问题向农民作出了解答,特别是关于向村民分别收取的41.5万元、40万元的农房代建费等重点问题,村委会更是作出了详细的说明,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心中有数”。
亿元项目,百姓关注。该项目招标后建安费用预计为1.02亿元,通过“农户自筹+村集体出资+政府奖补”的形式进行筹集,为农房代建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在进行了这场农民建房答复会后,村民对本次农房统建项目的收费标准以及具体的资金使用情况有了更清楚地了解,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表达了自己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也更加有信心能继续去做好接下来的事。”星光村党委委员沈晓斌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解决越早越好,这是沈晓斌的经验之谈。在本次农房代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他总是把农民的想法和诉求摆在第一位,农民对政策有疑虑了及时组织会议进行解答,农民对建房有诉求了及时协调各方解决,让农民心里真正踏实。
紧盯质量是基层治理中村民自治的一道关卡,要拧紧房屋建筑质量安全和建设生产安全的阀门,他治不可替代。“目前,每个月都会由建设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市在建农房现场进行专项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了施工规范、安全生产、公示指引等,像我们星光社区三期建设工程也是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被列入了嘉兴市农房建设综合监管改革工作专班和确定改革试点项目。”新埭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副主任沈永高说,以全市农村在建房屋的常态化安全检查为契机,新埭镇星光社区三期建设工程全力以赴做好“建、管、用”这三篇文章,全力保障农村居民住有新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