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痛风需长期管理和定期测血尿酸

4月20日是第八个“世界痛风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委会秘书长、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李顺表示,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痛风发病率上升和患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比方说体重超标、大量饮酒、饮食结构失衡以及过多摄入内脏、海鲜、肉类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痛风的背后推手。

痛风常常在夜间急性发作,会出现红、肿、剧烈疼痛等关节症状,常发于大脚趾、踝关节等部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痛风的发作频率往往会逐渐增加,发作持续的时间也会延长。李顺指出,痛风的危害不容小觑。“痛风不仅发作时剧痛难忍,导致关节损害,还可能伴发高血压、冠心病、血糖增高,如果一直拖延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慢病化,严重的可能出现畸形、残疾,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实,“420”这个数字与痛风息息相关,因为它是人体血尿酸水平的警戒“红线”。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当人的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高于420umol/L时,即可被判定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易引发痛风。很多痛风患者不光是尿酸高,可能还伴有血糖高、肝功能异常等其他问题,因此对痛风的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据李顺介绍,痛风急性期以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主进行治疗,减少了激素制剂可能带来的胃损害风险,安全性更高。当患者进入缓解期后,则需要以抑制尿酸的药物为主,将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李顺建议,在“互联网+”的体系下进行痛风管理,鼓励患者和家庭医生对接,每隔3个月左右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管理好疾病。

2024-04-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9032.html 1 3 痛风需长期管理和定期测血尿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