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一支红盾队伍
【看点】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市场监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去年4月21日上午,市场监管局举行了2023年度红盾铁军成长营开班仪式,50余名红盾铁军成长营学员和辅导员参加活动。
红盾铁军成长营课程设置了理论武装强信仰、能力提升强本领、风采展示强活力、岗位实践强担当、关爱成长强纪律五大主题。开班仪式后,2023年度第一期红盾大讲台——《加强执行力建设 提升干部行政效能》正式开课。
【盘点】
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1539市监蓝、红盾红”党建工程,细化6个方面、23项工作任务,推动市场监管工作与党建工作“双跃升”。不断建强支部、夯实堡垒,强化基层党建指导,下派党建指导员,推动“一所一品”项目创建;扎实开展“小个专”党建创优,成立嘉兴首个“小个专”行业综合党委,创建嘉兴市唯一的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创新试点1家,创建省“小个专”党建示范点4家,全省第一。
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为抓手,实施“五强”市监铁军锻造工程,着力淬炼一支党性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队伍,以队伍建设新成效促进监管效能新提升。用好“红盾铁军成长营”,创新“导学帮带共同体”培养机制。强化队伍争先进位意识,全程量化考核,开展科所月度排名战,每月晾晒17个版块指标、进度,强化比拼争先。
聚焦正风肃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责任、管权利、控风险、优服务、强队伍,持续推进清廉市监建设走深走实、见实见效。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压紧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干部廉政档案249份,查找梳理廉政风险点435个,制订防控措施473条,开展“以案说法,明规守纪”和“六个一”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等11次,加强干部8小时外监督。去年,获评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
聚力强市目标
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看点】
去年9月1日下午,平湖·中国服装城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
该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是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协作的结果。调解委员会成立后,依法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服装产业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调解工作,对我市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打造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强的助力。
【盘点】
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知产强市、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该局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全力推进区域产业质量认证提升省级试点工作,将长三角化工新材料产业质量提升纳入嘉兴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聚焦企业需求,建成三大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为3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兑付奖励730万元。
围绕“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创建”这一主线,建立知识产权“2521”分级分类培育库,建立嘉兴市首个知识产权多元保护工作站,发布全省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方标准,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发展培育保护。持续发挥知识产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的作用,启动全省首个C3产业专利导航基地建设,完成质押融资54.07亿元,兑现专项资金470余万元。
坚持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获批浙江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建立20个政府标准化项目和56家企业先进标准培育库。去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8项,省、嘉兴市地方标准3项,获认定“浙江标准”1项,通过“品字标”认证企业16家,发布全国首个《快递包装制造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同时,积极推进省首批绿色认证先行示范区建设,13家企业通过认证,1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绿色快递包装企业和全省第一批绿色产品认证“领跑者”名单。
聚蓄营商环境
做好“一减一加”答卷
【看点】
“‘蜜多时’能够成为首批省级和市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这背后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回忆起创业的经历,“蜜多时”蛋糕店店主胡佩佩感激地说。
原来,由于客户的评价和产品的销量都不错,胡佩佩很早就有扩张和更新店内设施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资金。“三员”走访过程中,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店主的这一困难后,针对“蜜多时”此类“成长型”个体工商户,着重采取“金融+”帮扶,及时帮助联系辖区内的银行,进行相关的信用评估及授权,仅仅几天便完成了贷款的办理。
【盘点】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市场监管局以创新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优化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监管机制,增强经营主体创新动能。去年全市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0554家,市场主体数达到7.43万户,同比增长8.26%。
从“减”字入手促进服务效率优化,全面落实“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实现企业开办0.5日办结、全省最优。全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省级试点工作,完成4.8万户分型分类,发布《平湖市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二十四条举措》,“因户施策”育大育强,持续推动个体经济发展壮大。一个“减”字换来更多“加”量,去年我市新增个体工商户8166户,实现营收总额180亿元,缴纳税款6198万元,带动就业11.26万人。
立足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全力开展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工作,获批省公平竞争集中审查试点。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局还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全力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执法在线”协同建设,全省率先数据互通。积极探索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100%,跨部门联合监管率48.40%。同时,创新践行柔性监管,不予处罚、减轻处罚216件。
聚焦民生福祉
坚守“四大安全”底线
【看点】
去年9月22日下午,浙沪“田园五镇”食品安全共治平台成立仪式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主题宣传活动在我市广陈镇举行。
启动仪式上,我市新仓镇、广陈镇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共同签署了浙沪“田园五镇”食品安全协同共治协议,开启了“田园五镇”共治共建共享的食安新篇章。该平台的成立,将进一步细化毗邻乡镇的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共同提升浙沪毗邻地区的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盘点】
聚焦民生关切多点发力,牢牢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市场监管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坚持真抓实干,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落实落细,包保关系建立率、督导完成率、“两员”配备率及问题整改率均达100%,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力加强药械化监管,深入开展亚运会药品安全保障等专项行动,检查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897家次,监督抽检217批,立案查处71起,严防严管严控药品安全风险。
“严”字当头,把生产“安全阀”拧得更紧更牢。构筑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网,对3134台电梯、714辆叉车加装物联感知设备,全市2837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两员”配备完成率100%,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完成率100%。率先出台《平湖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电梯应急维修操作细则》,积极探索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领域工作票试点。全力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开展羽绒服装、燃气器具等专项风险排查,完成抽检282批次,开展获证企业监管43家,整改40家次。
以严管促安全,以实事惠民生。瞄准群众所需所盼,高质量完成省、市、县民生实事11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埭集贸市场获评“嘉兴市最美农贸市场”。建成养老机构阳光厨房8家,农村阳光食品小作坊11家,新建药事服务站3家,全市10家药事服务站全年提供药事服务18.8万人次。
聚合法治监管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看点】
为进一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市场监管局于去年9月启动打击涉老保健类产品非法会销百日行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制订实施方案,统筹各镇街道和各所(分局)力量,开展“地毯式”排查。
根据前期排摸掌握的线索,梳理出综合整治清单,会商研判、逐一分析,开展精准“定位式”行动,严查严打非法会销行为。行动期间,查处案件17起,取得了良好成效。
【盘点】
一直以来,市场监管局始终将监管执法作为重要职责,以规范和长效为导向,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查、重点办,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
坚持以法为本,从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内部监督等重要环节全面发力,制定“法治市监”建设规划、年度计划,定期听取专题汇报。全面梳理权力清单及规范性文件清单,厘清浙江政务网现有权力事项245项,浙江省权力事项库权力事项1706项。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执法过程全记录、行政执法全公示和重大事项全审核,全年公示行政处罚信息671条。
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力开展“铁拳”“亮剑”专项执法行动,查办各类案件814件,其中大要案173起,移送涉刑案件20件,19个案件入选典型案例,执法考核在嘉兴市排名第一。同时,加强协同聚力,在嘉兴市率先建立行纪衔接机制,接收移送案件线索4起,作出行纪衔接嘉兴首罚。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量质并举,绘就放心消费底色。去年共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779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539家、放心工厂342户。为进一步提升投诉举报调处效率,市场监管局还健全ODR企业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全年累计处理投诉举报6833件(投诉5621件,举报1212件),挽回经济损失491.52万元,以16.17%的ODR活跃度位列嘉兴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