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摄影 王 强
本报讯 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要求之一。噪声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联络科科长江彦建议,贯彻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和相关政策,持续加大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全力推进“宁静小区”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不少小区的居民都反映受到沿街商铺噪声、机动车噪声、邻里噪声等多种噪声污染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身体健康。”江彦说,过去一年,她深入调查了平湖噪声污染影响情况,同时翻阅相关政策文件。除了上级政府防治噪声污染的相关政策文件外,去年平湖开展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印发了平湖市《2023年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为推动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法治保障。
推动“宁静小区”建设是噪声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但江彦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嘉兴市在去年已经启动“宁静小区”试点建设,平湖也起草了“宁静小区”创建指标及评分细则,但在社会层面上,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之事的公众知晓率却不高,“宁静小区”建设共识尚未形成。同时,“宁静小区”在创建中还将面临噪声污染来源广泛、防治噪声实践存在局限性等问题。
如何让“宁静小区”建设落到实处?“我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形成生活噪声污染治理的合力,同时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对‘宁静小区’的建设力度。”江彦说。她还建议加大“宁静小区”建设宣传力度和生活噪声监管力度,开展实时动态监测,将声环境质量数据接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数据平台,对噪声污染严重区域开展定期巡查,在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噪声污染防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