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师附小松风校区 顾雅方
报名那天晚上的家长会,我们一年级老师给每个家长发了一封信,告诉了家长在孩子入学时应当做的一些准备,包括生活和学习上的注意点,并且请家长给老师写封回信,或者发个短信,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其中一个家长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我的,那个电话,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提前进入了冬季:她的孩子有癫痫病!尽管孩子妈妈一再强调是轻微的,尽管我没见过癫痫病人发作时的情景,但我还是有点担心,有点害怕。
上课时,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好动,不是玩这个,就是玩那个,没什么东西玩了,甚至手指头也成了他的玩具,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足5分钟。他还经常打瞌睡,眼睛总是低垂着,每节课我都在提醒他专心听课,也经常会生气地批评他。我也常想,万一哪天这孩子发病了,我该怎么办?
有一天早上,我们正排队去做操,突然,小超摔倒在地上,我一边大声叫着小超的名字,一边去拉他起来,结果看见他闭着双眼,失去了知觉。我拼命拉他起来,但他就是站不起来。幸好,几秒钟后,他恢复了知觉,总算站起来了,一站起来,他就跟没事人一样,又活蹦乱跳了。做完操,我们练习跳绳,“老师,小超摔倒了!”天哪!就跟刚才一样,又是一阵拼命拉扶,又是一阵惊慌,又是很快就没事了。
第二天,体育老师派学生来找我,说是小超摔倒了,不能动了,让我赶紧去看看。尽管我告诉过她,这个孩子有癫痫病,但年轻的体育老师还是被吓得不轻。渐渐的,小朋友们看小超时也带着异样的眼神,还经常向我告小超的状,说他的种种不是。
癫痫,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癫痫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患,其特征是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性过度放电引起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临床出现运动、意识、感觉、精神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每次癫痫的发作均起病突然,持续短暂,恢复较快,但有时可呈持续状态,进水或进食过多、过度疲劳、异常兴奋等,可以诱发癫痫发作。
原来小超上课的极度不专心,容易打瞌睡,是由于他治疗吃药造成的,孩子的癫痫也是由于小时候发高烧造成的,多么不幸的孩子啊!我一直在错怪他,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也是身不由己的啊!得帮助他才行。
又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只听外面推着餐车送饭的陆师傅紧张地喊着:“这个孩子怎么了?快起来!”我一听,赶紧跑出去一看,果然是小超,他的病又发作了。这一次,我心里有底了,不再拼命想拉孩子起来,而是等他“放电”完毕,恢复了知觉,再扶他起来。
这些情况,我都及时地告诉了家长,孩子妈妈非常感谢,因为,看医生时反映这些情况都非常重要,医生要根据发病情况酌情开药。同时,我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万一孩子在厕所里发病,后脑勺着地,摔倒在地砖上,那是相当危险的,不过,我也告诉了孩子妈妈,自己已经了解了癫痫病的护理常识,万一孩子发病,我会科学地处理。
从此,我以正面表扬的方式肯定小超的点滴进步,还安排他负责倒垃圾的任务。有一次,小超与同桌小晨起了矛盾,只见小晨的头发散了,说是被小超给弄的,还委屈得哭起来。而小超很大声地反驳:“不是我弄的。”看那样子,头发确实不会是小超弄的,因为小超坐在左边,小晨的头发是右边散了。于是下课后,我特意了解了情况,原来是小晨弯腰去捡地上的橡皮的时候,被桌子上的钩子给钩住了头发,并不是小超故意拉了她的头发,是小晨误会了。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我告诉小晨,这件事情小超没有错,不能怪他,但是小超却很大度地说:“没事的没事的。”我不由得对小超有了一些好感,这孩子真厚道!
小超中午经常不吃饭光吃菜,因为在老家,他们都是以面食为主的,不习惯这里的饮食,从一开始的一口不吃,到慢慢地吃几口,到能吃一半了,我都大力地表扬他,而他也尽力地配合我,我们的关系慢慢地融洽起来。孩子妈妈说,小超就是上小学了才来到自己身边的,为了照顾他,自己都不再上班了,所以,孩子过去养成的一些坏毛病自己也才知道,但是一定会配合老师好好教育他,并且非常感激老师对孩子的照顾,她还表示,绝对不会因为孩子的病情而责怪老师。我想,我真心地关爱孩子,家长和孩子一定能感受得到。
家长开放日上,我特意选择了《温情的狮子》这个绘本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爱的故事,我们班里有不少孩子都是和小超一样,本来在老家是留守儿童,等到上小学了才来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一起生活,我觉得应当让孩子们珍惜与爸爸妈妈相处、相聚的每个日子。在孩子们与妈妈拥抱,说句悄悄话后,我还特意采访了小超和他的妈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当妈妈说出“宝贝,我永远爱你”时,我看见小超一脸的幸福。孩子妈妈对学校也越来越信任,更加愿意配合、支持班级工作。
现在,小超上课不再打瞌睡,作业书写干净、端正,每天都主动地去倒垃圾,看见我就会冲我甜甜地笑,我知道,春天正在慢慢地向我们走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