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最是年味愈人心

■陈海生

又是一年腊月起,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被白居易的那首《忆江南》吸引从老家河南跨越千里来到江南己近二十个年头,昨夜的一个归乡之梦,儿时生活里那老家的一个个过年的记忆又清晰了起来。

低矮的土房,泥泞的小路。有多少儿时的回忆!有多少父母的疼爱与温暖!想想那时的过年我都会感到无比兴奋和喜悦。

大年三十这一天,是母亲最忙碌的一天,老家的饮食颇多讲究,除了要吃饺子,还要蒸制各种花式馒头。

这天母亲一大早就忙忙碌碌地蒸制了很多糖包馍、枣花馍,并捏出鸡、鸭、牛、羊、粮、棉等形状的“面灯”或“灯馍”。肚子吃饱饱后入夜,将准备好的“面灯”或“灯馍”添上棉(香)油,并置芯点燃,放置在家里的水缸、粮囤、墙头、树下、猪圈、牛槽、鸡窝边等等,同时点燃大门下所挂的一对灯笼。此时满院生辉、灯花起舞、油香扑鼻,以讨家里到处油(有)、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彩头。

所有的活动结束后,最温馨的是一家老小围坐一起,烤着用棉花柴(寓意发财)燃起的大火,吃糖果、嗑瓜子、唠唠亲朋、拉拉家常,听父母亲讲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神话故事。最妙的是过年能下大雪,雪落无声无息,一夜之间山川大地河流全部披上白茫茫的雪衣。全家人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熬年”。守岁到五更时,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点燃香烛,一家人依长幼辈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虽然小时候很穷,但年味十足,那时有父母的关爱,很开心,有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很香甜。可如今物质丰富了却又总觉得失去了那个时候的快乐,岁月无声无息的就这样流走,让我来不及去品尝!

2024-01-2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5105.html 1 3 最是年味愈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