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呼玛老家的浓浓年味

■束菊艳

最近“尔滨”火了,身为黑龙江人,我打心底里高兴,趁此也特别想写写自己的家乡。我的老家在呼玛县,是黑龙江省北部的边陲小镇,地处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之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离省会哈尔滨有八百公里。大学毕业后,我离开了老家,来到三千公里外的浙江平湖打拼,至今也二十年了。

许是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回忆儿时过往,在2024年龙年春节来临之际,我想在此品品呼玛老家的浓浓年味,忆忆八十年代的春节习俗。

八十年代的中国东北农村,最热闹的莫过于过年了。儿时的我们,从放寒假那一天起就开始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可以放鞭炮、看春晚,可以一起参加村里的杀年猪活动,还可以扭一段热闹的东北大秧歌,更有亲朋送的新年礼物、父母给的压岁钱……儿时的欢乐,似乎比长大后来得更容易一些。

在我们东北农村过春节,且不说吃韭菜馅或芹菜馅意味全家人发九样财、一年勤快的饺子,也不说冻梨火炕,毛嗑一堆,围坐一起看春晚,守夜,吃团圆饭,单说说我们东北农村的杀猪菜吧!

我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全村老少一起杀年猪。我们一般在腊八过后,家家开始筹备过年,粉刷房子,打扫仓房,准备年货,然后就是杀年猪。那时候的猪,几乎是农村家里必不可少的一员,到年底养肥了,就杀它过年了。烀肉、灌血肠、吃杀猪菜等等活动,体会着浓浓的东北年味。

至今我还记得酸菜炖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蒜泥白肉……那十足的鲜香味,现在想来都垂涎欲滴。其中的蒜泥白肉,大块的猪肉烀熟后切成大片,蘸着蒜酱吃,最是原汁原味的鲜香。可是,今天饭馆里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不知是自己嘴变叼了,还是猪肉已不是那个猪肉。

进入腊月,除了杀年猪,家家还要蒸馒头、花卷、包粘豆包,还有顶顶重要的“走油”。走油一般安排在三十那天,用一大锅榨出来的黑土地黄豆油去炸麻花、油条、萝卜馅丸子,还有面鱼……尤其是面鱼,鱼是冬捕上来的特别新鲜的鱼,要用冰镩把厚厚的黑龙江河水的冰层凿开,然后下网,去捕捞冰层下的鲜鱼,当地人将这一活动称为“冬捕”。我还跟着父亲进行过冬捕呢!冰面上非常寒冷,但是“哆哆哆”地不断地凿冰,又让你全身是汗,那冰层太硬,太厚了。

东北有句老话:捕鱼先把冰来镩,采来冰块制冰灯。这种遥远的春节活动,只有在我的梦中进行了。我在浙江平湖遥想我的老家,遥想我的儿时过往。

2024-01-2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5099.html 1 3 呼玛老家的浓浓年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