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陈明远
本报讯 打扫地面、擦拭桌面、整理衣服.....近日,46岁的莫桂娟干起了一份新工作,那就是浙江美工匠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的家政保洁员。让这位已到中年的阿姨实现二次就业的,正是我市打造的零工市场。
“像现在这样的零工打打,既能打发时间,又能有钱赚。”莫桂娟说,前段时间她参加了培训基地的免费培训后,就顺利踏上了工作岗位。莫桂娟口中的免费培训便是零工市场下属的美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该基地向市民提供家政、保洁、育婴、餐饮等各大类别的免费培训课程。自培训基地设立以来,已帮助60余人习得一技之长。
零工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市民闲时打工的需求,企业忙时的用工需求也能满足。“这段时间,我们公司部分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的员工需要提前回家过年,因此急需招聘多名操作工。”佐文精密零件(浙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零工市场的建立让他们招聘临时工又多了一条渠道。目前,他们已基本完成招聘工作。
去年以来,针对百姓就业难、就业不便等问题,我市陆续建起零工市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零工服务。零工人员既可以去零工市场进行线下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浙里办”APP等线上平台进行实时咨询。“在零工市场,零工人员既可以通过招聘专区全面了解相关的招聘信息,也可以填写相关求职表进行‘自荐’。”市人力社保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萌说。在这里,零工人员面临的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李萌表示,零工人员确定入职岗位后,将与用人单位线上签订劳务合同,以此充分保障零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市构建了“1+3+30”的零工服务格局,即在“平湖人才信息网”开辟1个“零工服务”专区,按照“零工市场—市域驿站—乡镇驿站”的建设理念,建成覆盖全市的3个零工市场、30个零工驿站,充分保障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持续推进零工驿站和职工服务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融合发展,因势利导将零工驿站服务延伸到居住区、商圈、村社区便民中心等人员求职集中地区。2023年,零工市场共为595家企业发布岗位54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