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土味”年货走俏市场 同城配送“保鲜”到家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顾秋叶

本报讯 进入隆冬时节,母鸡汤、老鸭煲等冬令进补菜肴已经陆续摆上各家餐桌;春节临近,身边的年味儿愈来愈浓,不少平湖人开始制作酱鸭、咸鹅、风鸡。这些“美食行动”带来了一个共同的结果——本地农业基地出品的家禽等“土味”年货走俏。

“鸡、鹅各一只,可以提供宰杀、清理服务”“确保每只都是在果园内长大的散养鸡”“下午开始送货,下班时间能送到”……昨天上午,新埭镇水月湾农庄的负责人陆永其十分忙碌,他一边吩咐着员工去果园里选品相好的鸡、鹅,一边忙着在线接单。陆永其告诉记者,近一周,基地上饲养的家禽十分畅销,卖出了50只左右,订单数比往常翻了一番。根据销售情况看,工作日的消费者都是本地居民,大家通过社区团购群“接龙”下单,还有一些老客户则是直接打电话下单,到了周末,则是上海客户的订单量“占上风”。

记者了解到,水月湾农庄占地600多亩,其中200多亩是果园,如今畅销的鸡和鹅都是在果园内长起来的,全周期生态养殖,广受市场欢迎。“散养鸡的饲养周期在6个月以上,鹅则需要2年以上。目前基地上还有鸡和鹅600只左右。”陆永其表示,为了春节前上市,他提前规划了养殖计划,分区域、分批次进行了饲养,但是从销售情况看,可能不到春节,就能售罄。

城市居民对农村地区的“土特产”越来越感兴趣,家禽供不应求的情况不只是出现在水月湾农庄。昨天,在新埭镇盛龙果蔬园内,看到的场景就略显“冷清”,果园内只有少数十来只鸡在啄食。“我们的散养鸡今年提前售罄,剩下的是给自己家和朋友预留的,再有剩余会在年前‘清仓’。”盛龙果蔬园负责人盛弈介绍,农业基地养殖的家禽一般会比市场上贵一些,例如她家的鸡售价在25元一斤,而市场上可能在20元以内,但是大家对散养鸡依旧有消费热情。盛弈介绍,今年上海一些地区对禽类销售管理制度有变化,不少上海消费者会在周末到周边地区的农业基地“囤货”,这也是今年本地禽类走俏的原因。

上午下单、中午宰杀、傍晚到货、晚餐上桌。如今,我市实现了以“配送速度”,保障“产品新鲜度”,也是本地禽类等“土味”农产品畅销2024年春节的一大原因。“我们利用金平湖驿站、邮政营业网点以及邮政同城投递线路等有利条件,打通了同城农副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拉起了一张农产品配送城市网络。”市邮政公司渠道平台部经理陶磊表示,临近春节,进入本地家禽销售旺季,无论是农场自行接单,还是消费者通过“驿路共富”微信小程序下单,都可以进行同城投递,实现城市居民与田间地头的无缝对接。

2024-01-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2078.html 1 3 “土味”年货走俏市场 同城配送“保鲜”到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