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厕所“小变化”折射“大文明”

■记者 徐玉霞

【民生实事】学校厕所提升项目

【现场探访】明亮的LED节能灯,灰色的地砖、淡黄色的墙砖,一个个排列有序的蹲坑被一间间隔开,只要踩下脚踏式开关,水就“哗哗”而至。这就是新埭中心小学新溪校区焕然一新的厕所。

时间倒退回半年前,该校区的厕所却并非如此。“由于厕所建造的年份比较久远,石膏板吊顶已经出现破损,水管也已经老化。”新埭中心小学总务处主任余诚说。

厕所虽小,但谁也离不了。它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于是,按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部署,去年7月,新埭中心小学新溪校区正式开始实施厕所提升项目,把原有的地面砖、墙面砖、吊顶、水管、蹲坑等全部拆除,并重新铺设。

改造后的厕所处处体现贴心周到的人性化设计和服务理念。厕所的蹲位旁,安置了放物品的小板和纸盒。墙壁上,张贴了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等提示语,并摆放了多盘绿植。男厕所原来的小便池,改造成现在的感应小便斗,解决了需要手动冲水的问题,并安装隔板,增强隐私保护功能。外面的洗手台,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高度。

新埭中心小学新溪校区是全市学校厕所提升项目的一部分。截至2023年8月25日,我市14所中小学(16个校区)的222间厕所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确保了新学期开学按期投入使用。厕所提升项目有效解决了中小学校厕所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厕所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使用文明化,全面提升了学生如厕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建设水平。

【幸福路径】将改厕这一小事办好、办实,就能切实提升学校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去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我们就对相关候选学校的厕所进行了逐一排摸,制订了工作计划。”市教育局核算中心主任姚吉吉说。

每一步都做精做细,是确保项目圆满完成的关键。市教育局对各校方案进行会审,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反馈,做好跟踪指导工作;方案明确后,指导学校做好施工图绘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并对施工图、工程量招标文件进行审核;实施过程中,对每所学校落实专人具体指导,并坚持每周例会研究会商、每月实地督查。

我市对学校厕所提升改造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多年。自2018年起,我市便投入大量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厕所改造提升。同时,将厕所环境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畴一并设计实施,指导学校做好“厕所隐私”保护的小型维修改造工作。同时,加强厕所管理,各学校保洁人员按时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做到建设与维护并重。

【百姓点赞】新埭中心小学新溪校区学生顾晨曦:原来我们学校的厕所隔墙高度只有1米左右,现在厕所改造好了,我们在隐私方面有了保障。厕所也更加干净、整洁,带给我们满满的安全感。

2024-01-1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1395.html 1 3 厕所“小变化”折射“大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