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张凯鸿
本报讯 时至冬天,暖阳眷顾下的杭平申线一带仍有景致可看,沿岸依稀可见绿色,偶有水鸟在空中成群结队翩跹起舞。一艘不算太大的驳船缓缓驶过,身后泛起一道长长的白色水花。和普通的货船不同,这艘船的涂装除艉楼白色外,通身以绿色为主,写有“油污水”等超大字样的箱体排满船舱。它的任务,就是接收过往船舶的含油污水。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形成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航道的发展方式,内河航运降碳减污扩绿成效显著。通过港口污染防治、监督船舶污染物上岸、推进航道生态修复等举措,推动了内河水运向“绿”而行,2023年累计完成航道绿化养护52万平方米。
“又畅又美”是我市内河航道建设的目标。“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推进航道生态修复,每年春夏两季能看见绿草繁花布满河道两侧,丝毫不比公路风景逊色。”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佳军说,我市还加强航道绿色保护,对沿河居民、企业向内河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废渣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治理。对来往船舶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则提供接收服务,并通过第三方服务,流动式接收含油污水。同时严格落实船舶垃圾上岸接收登记制度,严厉查处船舶违法违规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2023年共计查处违法行为5起,接收各类船舶污染物942.23吨,确保船舶污染物上岸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