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时 逸 费佳燕
从“多窗办”到“一窗办”,从“来回跑”到“一次跑”,从“现场办”到“无感知办”……这几年,随着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工作的纵深推进,我市已探索形成了“交房即交证”“无感知”清贷解抵等一系列具有平湖特色的工作经验和方法,高效、便捷、安全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也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金口碑”。
发展不止步,改革不停歇。“在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的道路上,我们坚持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小切口’创新服务新模式,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主任李萍说。结合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预告登记、二手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大厅“体检”等多项与办事群众、企业紧密相关的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思路,持续精准发力,在推动服务升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预告登记“线上联办”
购房者权益保护再加码
“网签的同时就能办理预告登记,太方便了!”去年8月,市民岑先生为改善家人居住条件,全款购置了一套预售新房,在进行网签的时候,系统提醒可以在线完成“预告登记”,于是岑先生勾选了相应选项,在完成合同备案的同时,同步拿到了一份电子预告登记证明。“听过一些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房产被拍卖、抵押的案例,同步做好预告登记,也算是给房产上了一道‘保险’。”岑先生满意地说道。
预告登记与网签备案“线上联办”,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响应嘉兴市营商环境“微改革”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促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切口。为何将预告登记作为改革的突破点?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副主任金园萍告诉记者,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已实施多年,但由于群众、企业对该制度不了解、认识不充分,再加上预告登记与网签备案分属不同部门,无法做到同时办理,导致了预告登记制度落地情况并不理想,房产交易中预告登记率也偏低。
为切实保障购房者权益,去年以来市自然资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对接我市住建部门,深入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加快落实预告登记“微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不动产登记业务审核功能进行了升级,通过接口开发,把网签合同等共享数据‘嵌入式’应用到不动产登记的各个环节,实现不动产登记智能审核。”金园萍介绍说。
根据系统设置,目前购房者在进入网签流程时,会收到是否要进行预告登记的系统询问,如果选择“是”,那么该房屋网签备案通过后将被推送至不动产登记部门,不动产登记部门将向购房者自动推送预告登记电子证照已办理完成的短信;如果选择了“否”,那么今后购房者有办理需求时,也可以自行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或者“浙里办”线上单独办理该手续。
在提高预告登记办理高效、规范、精准水平的同时,还需增强市民对预告登记制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联合银行、住建部门等开展广泛宣传,切实引导购房者充分认识预告登记对于防范房产交易风险的重要性,增强“微改革”实效。
带押过户“一次完成”
二手房交易模式再精简
“一次性把过户、抵押办妥了,现在二手房交易服务效率真高!”去年6月,市民唐女士购买了一套位于当湖街道的二手房产,得益于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以及二手房过户及抵押登记联办服务,唐女士快捷方便地拿到了产权证书。
在传统的二手房交易模式中,需要卖家解除抵押、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买家办理抵押贷款,再进行过户等手续,才能完成一次交易,存在着流程多、耗时长、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问题。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探索实施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并联合人行平湖市支行、市房管处与各金融机构联动协作,实现了二手房转移登记、原贷款抵押权变更登记、新贷款抵押权首次登记及抵押权注销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不仅降低了交易的时间和成本,也有效防范了二手房交易风险。
尽管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为二手房交易双方架起了安全便捷的桥梁,但是在交易过程中,依然需要分趟先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再由买方和抵押权人(金融机构)申请抵押权登记,前后需要跑两次。为尽可能提高交易效率,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强化与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的沟通,深化政银合作,不断优化“带押过户”办理流程,并于去年4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实施二手房过户及抵押权登记联办。
“打通业务壁垒后,买方、卖方、抵押权人(金融机构)三方可以共同申请不动产转移、抵押登记,一次办理,就能同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亮介绍说。联办登记之后,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只需提供一套材料,其中身份证明材料、委托书、不动产权证书等在两次登记中均需提供的材料无需重复提供,能够实实在在减轻群众准备材料的负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市已有210笔房产交易顺利“带押过户”,涉及抵押金额3.65亿元;二手房过户及抵押权登记组合登记1759笔,交易金额19.41亿元,涉及抵押金额14.47亿元。二手房“带押过户”办理效能的提升,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大厅体检“促优升级”
不动产登记服务再提质
不动产登记大厅作为直接面向办事群众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服务“大民生”的重任。去年下半年,按照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全面落实不动产登记大厅“体检”工作的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不动产登记大厅基本情况、大厅设置、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创新举措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大厅自检自查工作,巩固提升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优化升级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
“通过不动产登记大厅‘体检’知识测试,让我更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下一步我将继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努力争做不动产登记领域的行家里手,为不动产登记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大厅“体检”为契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去年9月下旬组织开展了一场集中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大厅基本情况、大厅设置、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创新举措等方面内容。对于这次测试,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霞体会颇多,平常忙碌于业务工作的她,在作答上虽然并不费力,但是测试之细也让她更加清楚肩负的职责与使命,激励着她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胜任业务发展之需。
除了开展知识测试,对照不动产登记大厅84项工作指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从多个纬度入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纠自检,用心用情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尤其是在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上,突出抓好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实操、日常登记疑难问题以及窗口作风建设等培训,同时将无差别受理人员纳入多次培训范围,做到全覆盖、共提升。
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去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先后组织不动产登记队伍赴嘉兴南湖区、桐乡市等地
开展交流学习,以“他山之石”促进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在创新作为中实现新跨越。值得一提的是,眼下该局正加快推动不动产登记群众线上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建立不动产登记网上业务服务标准体系,提高不动产登记队伍网上业务服务标准化水平,优化网办体验,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