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健康平湖

平湖健康教育贴近百姓服务为民

健康科普“一二三”接地气

■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赵勤仙

“专家给我们讲解了‘食品标签怎么看’‘三高人员怎么吃’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又懂得了许多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家住林埭镇的顾大伯说起家门口举办的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不禁啧啧称赞。这也是我市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

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率偏低。以2022年为例,嘉兴市居民健康素养标化后水平为40.81%,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标化后水平为4.74%。而切实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基于此,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部门针对老年群体科普需求大、科普难度高的实际,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模式,激发健康科普活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健康素养标化率2020年为38.16%、2021年为38.74%,2022年为42.95%,健康科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曲吴韵”唱响健康教育

“桃花钮头红,杨柳条儿青,吃得健康头等事,唱一唱,膳食宝塔一层又一层……”近日,在2023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上,表演者以说唱的形式,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内容改编成方言版,吴言侬语,有说有唱,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向公众普及饮食健康知识。同时,该作品还荣获2023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的爱国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主题表演类全国优秀奖。

针对老年群体科普需求大、科普难度高的实际,我市卫生健康部门在健康教育中迎难而上,强调科普形式因地制宜、科普内容因人而异、科普时间因时利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说唱《膳食宝塔赞》,还创作了说唱《阿大福大》、钹子书《后悔莫及》、清口《阿培说健康》等一系列蕴含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在健康教育中唱出乡情、唱出认同,契合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与此同时,卫生健康部门坚持健康宣传阵地多方位融合,利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的多媒体屏幕,循环播放针对老年人的科普视频,传播健康生活方式,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双管齐下”推动科普下乡

为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社会化、群众化,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我市坚持“双管齐下”,将生动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群众反响好、评价高。

一方面,通过拓展健康宣传阵地范围,利用当湖老宅、平湖书场和遍布全市的农村文化礼堂等场所,宣讲健康科普知识等。其中,在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健康六进”活动,包括健康讲座、健康服务、健康礼包、健康活动、健康中医药和应急救护培训,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平湖市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成功入选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示范项目。

另一方面,借助文旅体局开展的百场文艺下乡活动,把健康理念融入活动主题,把健康知识融入文艺演出,把健康礼品送到群众手中,真正打通健康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三员融合”促进全民健康

为满足不同群体健康需求,我市创新推出“指导员”健康宣教新模式。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体育指导员和营养指导员,分别开展专业性更高、趣味性更足、匹配度更优、接受面更广的专题健康教育,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向基层延伸拓展。

针对儿童群体,开展食育课程、健康素养课程、说课比赛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推动幼儿动手实践与“知信行”相结合;针对中老年群体,采用科普讲座、钹子书、上海说唱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肠癌筛查、结核病防治、糖尿病管理、艾滋病防治等内容。今年,我市又新增健康宣教指导员75人,主要来自于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教师等群体,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3-12-06 健康科普“一二三”接地气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09673.html 1 3 平湖健康教育贴近百姓服务为民 /enpproperty-->